-
GBZ 94—2014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4.2中,劳动者致癌物职业暴露史的确证可根据劳动者职业史的相关记录,或通过对工作场所中环境状况的空气采样测量结果,或一些生物监测资料,或有过量暴露(如超过GBZ2.1中相关致癌物的浓度暴露限值)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只要证明劳动者有相关致癌物的长期或反复暴露史即可满足职业暴露致癌的要求。
-
GBZ 94—2017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4诊断原则:有明确的致癌物长期职业接触史,出现原发性肿瘤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经综合分析,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应符合工作场所致癌物的累计接触年限要求,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所接触致癌物的特定靶器官一致并符合职业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潜隐期要求,方可诊断。7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
-
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定义: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cancer)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职业性肿瘤的命名及书写格式:a)石棉所致肺癌(或胸膜间皮瘤);b)联苯胺所致膀胱癌;d)氯甲醚(或二氯甲醚)所致肺癌;f)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
职业癌
职业癌的定义:职业癌(occupationalcancer)又称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tumor),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职业癌的命名及书写格式:a)石棉所致肺癌(或胸膜间皮瘤);b)联苯胺所致膀胱癌;c)苯所致白血病;d)氯甲醚(或二氯甲醚)所致肺癌;f)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
GBZ 84—201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正己烷所致慢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b)下肢肌力4级;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A.3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起点,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依据是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障碍以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等表现。
-
潜隐期
潜隐期(latentperiod(latency))是指从暴露于已确认的致癌物始到确诊该致癌物所致的职业性肿瘤时的间隔时间。
-
职业性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occupationalcarcinogen)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包括确定的人类致癌物(confirmed(established)humancarcinogen)、可能的人类致癌物(probablehumancarcinogen)和可疑致癌物(possible(suspected/potential)humancarcinogen)。
-
GBZ 292—2017 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肺沉着病的诊断
GBZ290—2017职业性硬金属肺病的诊断;5诊断:职业接触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五年以上,X射线高仟伏或数字摄影(DR)后前位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的小结节影。A.7本病主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细支气管炎、过敏性肺炎、尘肺病、结节病、肺泡微石症、肺癌或肺转移瘤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