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阿弗它)

疾病 口腔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kǒu chuāng (ā fú tā )

2 註解

3 疾病名稱

口瘡(阿弗它)

5 疾病分類

口腔

6 疾病概述

口瘡口腔粘膜的小的潰瘍,具有複發性,又稱複發性口瘡複發性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最常見的潰瘍性的損害。本病的特點是突然無明顯原因在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潰瘍,主要在舌、脣、頰、齶等處,往往一處癒合,另一處又起。潰瘍大小不一樣,小的有小米粒大,大的比黃豆粒大。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稍微凹陷,周圍有一紅圈,潰瘍的表面有薄膜覆蓋。碰到酸、甜、鹹食物刺激疼痛加重,但一般無全身症狀潰瘍一般在7~10天內逐漸癒合。

7 疾病描述

口瘡口腔粘膜的小的潰瘍,具有複發性,又稱複發性口瘡複發性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最常見的潰瘍性的損害。本病的特點是突然無明顯原因在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潰瘍,主要在舌、脣、頰、齶等處,往往一處癒合,另一處又起。有的從前一次發病癒合到下一次發作間隔的時間很長,可達幾月之久;也有一處未愈,其他處又發生,從不間斷。潰瘍數不等,一般1~4個。每個潰瘍開始時粘膜局部充血水腫、出現水泡,以後水泡潰破形成潰瘍潰瘍大小不一樣,小的有小米粒大,大的比黃豆粒大。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稍微凹陷,周圍有一紅圈,潰瘍的表面有薄膜覆蓋。碰到酸、甜、鹹食物刺激疼痛加重,但一般無全身症狀潰瘍一般在7~10天內逐漸癒合。複發性口瘡病因可能與病毒細菌感染營養缺乏內分泌紊亂、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

8 症狀體徵

突然無明顯原因在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潰瘍,主要在舌、脣、頰、齶等處,往往一處癒合,另一處又起。有的從前一次發病癒合到下一次發作間隔的時間很長,可達幾月之久;也有一處未愈,其他處又發生,從不間斷。潰瘍數不等,一般1~4個。每個潰瘍開始時粘膜局部充血水腫、出現水泡,以後水泡潰破形成潰瘍潰瘍大小不一樣,小的有小米粒大,大的比黃豆粒大。呈圓形或橢圓形,中央稍微凹陷,周圍有一紅圈,潰瘍的表面有薄膜覆蓋。碰到酸、甜、鹹食物刺激疼痛加重,但一般無全身症狀潰瘍一般在7~10天內逐漸癒合。

9 疾病病因

病因可能與病毒細菌感染營養缺乏內分泌紊亂、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

10 病理生理

具體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

11 診斷檢查

1、詢問病史及發病間隔時間、復發次數、好發部位、治療經過及療效,有無誘發因素,女性患者問月經情況。

2、檢查潰瘍部位、數目、大小、深度、形狀及周圍情況等。

3、詢問外陰部有無發生過類似潰瘍,眼睛、皮膚關節等部位有無特殊病變,以便與白塞綜合徵鑑別。

4、如口瘡反覆發作爲複發性口瘡;如潰瘍大、深,症狀重,易發於口咽部者爲復發壞死性粘膜腺周圍炎。

5、必要時作有關檢驗,如血、尿常規、免疫學檢查等。

12 治療方案

1、飲食多樣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烘烤食品。避免喫研磨後的食物,如麪包末、玉米土豆片。少喫酸性食物如柑橘西紅柿或堅果,少喫過辣或過鹹的食物,避免喫堅硬的、太燙的食物和口香糖。少喫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酸醋、姜、蔥、咖喱等;少喫炸雞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堅硬的食物。

2、多喫易消化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品,不能偏食,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儘量少喫筍類(冬筍毛筍、筍乾)、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柿子和蟹類等易引起口腔潰瘍加重的食物。

3、少吸菸、 少喝酒。

4、積極治療某些全身性疾病。注意保持口腔衛生,起居有規,勞逸有度,減少房事。

5、心平靜氣,對事與人切勿情緒高亢激昂,用心過芳,操勞失常,均會引發火。

13 特別提示

1、飲食多樣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煎炸烘烤食品。避免喫研磨後的食物,如麪包末、玉米土豆片。少喫酸性食物如柑橘西紅柿或堅果,少喫過辣或過鹹的食物,避免喫堅硬的、太燙的食物和口香糖。少喫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酸醋、姜、蔥、咖喱等;少喫炸雞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堅硬的食物。

2、多喫易消化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品,不能偏食,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儘量少喫筍類(冬筍毛筍、筍乾)、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柿子和蟹類等易引起口腔潰瘍加重的食物。

3、少吸菸、 少喝酒。

4、積極治療某些全身性疾病。注意保持口腔衛生,起居有規,勞逸有度,減少房事。

5、心平靜氣,對事與人切勿情緒高亢激昂,用心過芳,操勞失常,均會引發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