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問渴 問診 中醫診斷學 中醫症狀名 中醫口齒科
kǒu gān
dry mout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hirsty[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dry mout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口乾(dry mouth)爲症狀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熱病》[1]。是指口腔乾燥、少津或無津的表現[2]。
1.口渴;2.自覺口中乾燥少津但不欲飲水之症。
口乾即口渴[2]。《證治準繩·雜病》:“口燥咽乾,此尋常渴,非三消證。”
口乾指自覺口中津液不足,但沒有飲水要求,或飲水很少的表現[3]。《景嶽全書·傳忠錄》:“凡病人問其渴否,則曰口渴。問其欲湯水否,則曰不欲。蓋其內無邪火,所以不欲湯水,真陰內虧,所以口無津液,此口乾也,非口渴也。”
口乾多因陰虛津少,或氣虛陽弱,津液不承所致[3]。
陰虛津少者,治宜養陰生津,可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五汁飲等方治療[3]。
氣虛陽弱者,治宜益氣溫陽,可用七味白朮散、小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治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