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Kuiyang Jiaonang
2.2 標準編號
WS3-B-2246-96
2.3 處方
瓦楞子 32g 雞蛋殼 48g 陳皮 16g 枯礬 32g 水紅花子 32g 珍珠粉 0. 5g 仙鶴草 112g
2.4 製法
以上七味,除珍珠粉外,仙鶴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 小時,合併煎液,靜置,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爲1.10(80~85℃)的清膏,其餘 瓦楞子等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與珍珠粉及上述清膏攪勻,製成顆粒,乾燥, 裝入膠囊,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膠囊劑,內容物爲灰白色的顆粒;味微苦。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柵狀細胞,多呈不規則塊狀,黃棕色; 頂面觀胞腔小,圓點狀,細胞呈多角形,底面觀胞腔較大,類圓形,內含深棕色物。不 規則碎塊顯無色、櫻紅色或淡藍色,邊緣色較暗,半透明,有光澤,表面顯顆粒狀。有 的塊片爲數層重疊,表面可見極細密的波狀紋理。草酸鈣方晶散在,或成片存在於薄壁 組織中,呈菱形、長方形、多面形,直徑至20μm,導管多爲細小的網紋及螺紋導管,直 徑6~10μm。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制酸止痛,生肌收斂。用於胃脘疼痛,嘔惡泛酸,胃及十二指腸 潰瘍。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2.10 規格
每粒裝0. 3g
2.11 貯藏
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