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蘆骨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kǔ lú gǔ

2 拼音名

Kǔ Lú Gǔ

3 別名

五節芒、巴茅果、馬兒杆、牛草果

4 來源

禾本科苦蘆骨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以蟲癭入藥。

5 生境分佈

江蘇、安徽、貴州、華南。

6 性味

甘,溫。

7 功能主治

發表,理氣調經。主治小兒疹出不透,小兒疝氣月經不調胃寒作痛,筋骨扭傷淋病

8 用法用量

0.5~1兩。

9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古籍中的苦蘆骨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