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án shé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Bluetongue virus

BTV

3 中文名稱

藍舌病毒

4 英文名稱

Bluetongue virus;BTV

5 分類類型

7 藍舌病毒基本特性

藍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呼腸孤病毒科環狀病毒屬的成員,爲該屬的代表種。病毒呈圓形顆粒,核衣殼直徑53~60nm,衣殼由32個大型殼粒組成,殼粒直徑8~11nm,病毒爲對稱的二十面體。BTV含雙股RNA,全部RNA由10個片段組成,RNA分子量爲19×106,佔病毒總重量的20%,G+C含量42%~44%,病毒含七種結構多肽,主要核心蛋白爲VP3,它包裹着3個次要蛋白VP1、VP4和VP6及雙鏈RNA片段。VP7爲另一種主要蛋白,位於亞核之外,外層衣殼由VP2和VP5兩種主要蛋白構成。 BTV可在乾燥血清血液中長期存活,有時長達25a,也可長期存活於腐敗的血液中,病毒康復動物體內能存活4個月左右,對乙醚、氮仿和0.1%去氧膽酸鈉有一定抵抗力。在50%甘油中於室溫下保存多年。但3%福爾馬林、2%過氧乙酸和70%酒精使其滅活。BTV對酸抵抗力較弱,pH值5.6~8.0穩定pH值3.0能迅速滅活,不耐熱,60℃30min滅活,75~95℃可迅速失活。

BTV有血凝素,可凝集綿羊及人的O型紅細胞,其血凝活性與VP2有關,血凝抑制試驗可用於BTV分型。BTV有24個血清型。通過補結試驗、瓊擴和熒光抗體試驗檢測VP7可用於羣特異性抗原檢測,再進一步檢測VP2進行定型。

8 藍舌病的臨牀表現

藍舌病毒主要感染綿羊,潛伏期一般5~12d,多在感染後6~8d發病明顯,表現爲發熱39~42℃,可維持6~8d,精神萎頓,食慾喪失,大量流涎口腔粘膜充血水腫,或表現口腔粘膜表層壞死潰瘍,咽水腫,脣及舌水腫呈紫色,水腫可一直延伸至頸部及胸部,蹄冠淤血、腫脹部疼痛致使跛行,並常因胃腸道病變而引起血痢。疾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繼發感染和羊體的狀態。病程一般6~14d,發病率30%~40%,病死率20%~30%,有時高達90%,多死於肺炎或胃腸炎等併發症。牛、山羊和其他反芻動物症狀較輕,一般呈良性經過。發病綿羊還會被毛斷裂,甚至全部脫落,嚴重影響羊毛和肉品質量。 病理變化主要見於口、瘤胃、心、肌肉皮膚和蹄部。除口和蹄部病變外,皮下組織廣泛充血肌肉出血,有時肌間有漿液或膠凍樣浸潤心肌骨胳肌出現淤血、瀰漫性混濁腫脹和白色竈性壞死區,肺充血,瘤胃和真胃均有潰爛和腐脫。超微分析顯示頰粘膜棘細胞層嚴重損傷,固有層血管內皮細胞翹起,脫離基膜,內皮細胞內可見大量空泡,棘細胞內皮細胞變性壞死,出現肉眼可見的潰瘍出血

9 藍舌病的流行病學

藍舌病毒 1876年首次在南非發現,此後疫區日益擴大,目前已在歐、亞、非、美和大洋洲的50多個國家廣泛發生。BTV有24個血清型,其中非洲分離出23個,亞洲16個,大洋洲8個,美洲12個,我國分離血清型主要爲BTV1、BTV10 和BTV16。我國於1979年首次於雲南師宗發現該病,並分離到藍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目前,全國已有云南、新疆、甘肅、陝西、四川等29個省(市)區已檢出羊BTV抗體,許多省份的牛羣中亦發現BTV抗體陽性動物。 藍舌病毒由昆蟲媒介庫蠓屬的異翅庫蠓傳播,藍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藍舌病的發生、流行與庫蠓等昆蟲的分佈、習性和生活史關係密切,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即晚夏與早秋多發。庫蠓在世界上已知有800~1000種,我國已知有113種。在非洲和中東,傳播藍舌病的主要庫蠓爲淡翅庫蠓和C.imicola,北美爲變翅庫蠓,拉丁美洲爲C.insignis,澳洲爲C.fulvus、C.wadai和C.brevitaris,國內周維翰(1995)調查認爲,安徽省該病的傳播媒介主要爲琉球庫蠓和原野庫蠓[5]。庫蠓在叮咬動物、吸吮感染BTV的血液後約7~10d爲病毒攜帶傳染期,此時綿羊被帶毒庫蠓叮咬1次就足以引起感染。 除庫蠓外,還有許多昆蟲亦可傳播BTV,已有沼蚊、羊蟬蠅、螯蠅、虻、牛蝨、羊蝨和蜱等機械傳播本病的報道。BTV可經胎盤感染胎兒,引起流產死胎胎兒畸型,胎兒感染病毒血癥可持續到產後2個月。BTV也可潛伏於公畜精液中,但巳證實不存在長期浴伏的BTV,感染僅可能在公畜發生病毒血癥時通過交配傳播給母畜和胎兒

10 藍舌病毒的防治

藍舌病毒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管理,完善監督體制和嚴格檢疫、撲殺病畜、杜絕傳染源和接種疫苗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必須注意防蠓,夏季應選擇高地放牧,夜間不在野外低窪地區過夜。目前普遍採用雞胚弱毒凍幹苗預防本病。這類疫苗分單價和多價,可根據各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選用相應種類疫苗。但須注意該苗不能用於孕羊,會引起死胎。最近有使用化學滅活或放射滅活製成的滅活苗用於孕羊,安全性比弱毒苗好,但免疫力並不令人滿意。我國亦已應用羥胺滅活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11 藍舌病的治療

藍舌病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局部應用收斂消炎藥物可以促進痊癒。加強飼養管理,避免烈日風雨,給以易消化的飼料。繼發感染可用適當的抗生素磺胺藥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