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脈

切診 脈象 中醫診斷學 脈診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áo mài

2 英文參考

firm pul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牢脈脈象之一[1]。指脈位深,似沉似伏,輕取、中取均不應指,重按可得脈體寬大、脈位長,脈來有力而弦的脈象[2][2]。主陰寒積聚,如癥瘕痞塊疝氣[2]。《脈訣匯辨》引沈氏語:“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不可混於沉脈伏脈,須細辨耳。沉脈如綿裹砂,內剛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脈推尋至骨,不見其形。在於牢脈,既實大,才重按之便滿指有力,以此爲別耳。”《瀕湖脈學》:“寒則牢堅裏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30.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