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 中醫學 中藥中毒 催吐祛痰 消腫解毒 中藥學
lǎo yā suàn
老鴉蒜爲中藥名,出自《世醫得效方》,爲《本草圖經》記載的石蒜之別名[1]。
烏蒜、老鴉蒜、獨蒜、野蒜、龍爪草頭[2]。
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it.)Herb.的鱗莖[2]。分佈我國中部及西南各地[2]。
辛、甘,溫,有毒[2]。
功在消腫解毒,催吐祛痰[2]。外治癰疽疔瘡,淋巴結結核,風溼關節痛,蛇咬傷[2]。
用鮮品搗敷患處[2]。
本品毒性較烈,一般不作內服[2]。外敷時間過長,局部皮膚可發生水皰,停藥後塗敷蜂蜜即消[2]。
本品含多種生物鹼,主要有石蒜鹼、雪蓮花胺鹼(加蘭他敏)、石蒜倫鹼、雙氫石蒜鹼等[2]。
加蘭他敏具抑制膽鹼酯酶作用,與新斯的明相似;但本品易透過血腦屏障,對脊髓灰質炎引起的癱瘓、重症肌無力等療效比新斯的明好;對小鼠且有鎮痛作用[2]。石蒜鹼與雙氫石蒜鹼有中樞鎮靜作用,也有較弱的抑制膽鹼酯酶作用,對麻醉動物具降壓作用;石蒜倫鹼的降壓作用更強[2]。石蒜鹼對動物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2]。此外,石蒜鹼有刺激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它和加蘭他敏對動物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