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手術步驟
1.咬切法(Bitetectomy) 手術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施行。
(1)用淚點擴張器將淚點擴大。如淚點已閉塞,則在手術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找準部位後強力通過,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圖8.2.2-1)。
(2)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在擴大淚點後,用細淚道探針(00號或0號)將阻塞部探通,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如阻塞堅實,探通困難,則不必勉強,待剖開包括阻塞部淚小管在內之瞼緣後脣,檢查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
(3)沿瞼緣後脣將淚小管自淚點剖開2mm左右;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剖開長度應超過阻塞部1~2mm(圖8.2.2-2)。
(4)用咬切器(圖8.2.2-3)在剖開之淚小管瞼結膜面,接近淚點閉塞處,咬切一半圓形小缺損(圖8.2.2-4)。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在近淚小管首端阻塞處遠側端之瞼結膜剖面上,咬切一半圓形小缺損。如此則新成形之淚點浸於淚湖中,或與眼球相接觸(圖8.2.2-5)。
2.剪切法(scissor tectomy) 手術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施行。
(1)用淚點擴張器將淚點擴大(圖8.2.2-6)。如已閉塞,則在手術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找準部位後,強力通過,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
(2)將下瞼向下拉開,用小尖直剪垂直伸入淚點,將淚小管的垂直部剪開(圖8.2.2-7)。
(3)用小尖直剪或鈍頭淚小管刀,沿瞼緣後脣向鼻側水平剪開或切開淚小管,切口長2~3mm;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切開部位應越過阻塞部1~2mm(圖8.2.2-8)。
(4)用小的有齒鑷提起兩個剪開口的夾角,用小尖直剪緊靠兩個剪開處的末端,剪去一三角形的組織,壓迫止血(圖8.2.2-9,8.2.2-10)。
(5)置細塑料管或橡皮引流條於淚小管,使其一端露在切口之外並固定,以免新成形之淚點閉塞(圖8.2.2-11)。結膜囊內塗抗生素眼膏,並加蓋眼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