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點成形術

手術 淚器手術 眼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èi diǎn chéng xíng shù

2 英文參考

the lacrimal punctoplasty

3 手術名稱

淚點成形術

5 ICD編碼

09.7201

6 概述

淚點成形術療效確切,操作簡單,術後併發症少,可重複治療,是治療淚點異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7 適應

淚點成形術適用於:

1.淚點閉塞或膜閉。

2.淚點狹窄,經擴張治療無效者。

3.淚小管首端阻塞。

4.病變涉及淚點或淚小管首端(如色素痣),雖未造成阻塞,但需手術切除者。

8 禁忌症

1.瞼緣及內眥皮膚炎症

2.結膜急性炎症

9 術前準備

生理鹽水充分沖洗結膜囊。

10 麻醉體位

局部淚點及其周圍結膜下和皮下浸潤麻醉

11 手術步驟

1.咬切法(Bitetectomy)  手術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施行。

(1)用淚點擴張器將淚點擴大。如淚點已閉塞,則在手術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找準部位後強力通過,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圖8.2.2-1)。

(2)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在擴大淚點後,用細淚道探針(00號或0號)將阻塞部探通,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如阻塞堅實,探通困難,則不必勉強,待剖開包括阻塞部淚小管在內之瞼緣後脣,檢查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

(3)沿瞼緣後脣將淚小管自淚點剖開2mm左右;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剖開長度應超過阻塞部1~2mm(圖8.2.2-2)。

(4)用咬切器(圖8.2.2-3)在剖開之淚小管瞼結膜面,接近淚點閉塞處,咬切一半圓形小缺損(圖8.2.2-4)。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在近淚小管首端阻塞處遠側端之瞼結膜剖面上,咬切一半圓形小缺損。如此則新成形之淚點浸於淚湖中,或與眼球相接觸(圖8.2.2-5)。

2.剪切法(scissor tectomy)  手術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施行。

(1)用淚點擴張器將淚點擴大(圖8.2.2-6)。如已閉塞,則在手術顯微鏡或放大鏡下找準部位後,強力通過,注入生理鹽水,證實淚道通暢後,再繼續手術。

(2)將下瞼向下拉開,用小尖直剪垂直伸入淚點,將淚小管的垂直部剪開(圖8.2.2-7)。

(3)用小尖直剪或鈍頭淚小管刀,沿瞼緣後脣向鼻側水平剪開或切開淚小管,切口長2~3mm;如爲淚小管首端阻塞,則切開部位應越過阻塞部1~2mm(圖8.2.2-8)。

(4)用小的有齒鑷提起兩個剪開口的夾角,用小尖直剪緊靠兩個剪開處的末端,剪去一三角形的組織,壓迫止血(圖8.2.2-9,8.2.2-10)。

(5)置細塑料管或橡皮引流條於淚小管,使其一端露在切口之外並固定,以免新成形之淚點閉塞(圖8.2.2-11)。結膜囊內塗抗生素眼膏,並加蓋眼墊。

12 中注意要點

1.咬切的部位要準確。一定要在瞼緣後脣,淚小管瞼結膜面上咬切。這樣新成形淚點才能與眼球緊密接觸,以利淚液引流。

2.咬切時,咬切器一定要與眼瞼結膜面呈垂直狀,使瞼緣後脣連同剖開的淚小管能全層咬切掉,否則切面呈坡狀,創口雖夠大,而淚小管組織往往咬切的太少,致新成形的淚點太小,不利於淚液的引流。

3.咬切口一定要夠大,如切口偏小,應補充咬切。

13 術後處理

1.每日換藥1次,並用生理鹽水沖洗淚道

2.塑料管或橡皮引流條2~3d後拔除,滴抗生素眼液1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