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ryoprecipitate[WS/T 203—2001 輸血醫學常用術語]
3 概述
冷沉澱(cryoprecipitate)又稱抗血友病因子冷沉澱(cryoprecipitated antihemophilic factor(AHF)),是指新鮮冰凍血漿經6℃融化後,具有凝血因子Ⅶ、纖維蛋白原和vW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的冷不溶解成分[1]。
冷沉澱中含有FⅧ、纖維蛋白穩定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纖維蛋白原以及其他共同沉澱物(有各種免疫球蛋白、抗A、抗B、纖維結合蛋白以及變性蛋白等)。每袋(1U)冷沉澱含有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爲:
因子Ⅷ凝血活性>80U,von Willebrand因子>60U,纖維蛋白穩定因子>80U,纖維蛋白原≥150mg,纖維結合蛋白>60mg。
4 冷沉澱輸注
4.1 適應證
輸注適應證:
2.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嚴重肝病、尿毒症、DIC、重症創傷、手術後出血等。
3.纖維結合蛋白(FN)含量降低&n
4.2 準備
1.掌握適應證,做好配型
2.輸注前口服苯海拉明25mg或靜注氫化考的松50mg,可預防冷沉澱的變態反應。
4.3 方法
1.血友病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用量 手術病人或有嚴重出血竈者應將FⅧ水平提高到50%,一般患者可將FⅧ水平維持在30%。對出血未止的患者每12h追加輸注1次,劑量爲首次的1/2。
用量計算方法:①經典方法:劑量(U)=(期望值-現有值)×血漿容量(ml);②簡易計算法:將血漿現有FⅧ:C值視爲0,每輸注4U/kg體重可使血漿FⅧ活性水平提高10%。
(1)大劑量法:一般每次15mg/kg體重,即一般成人1次需輸注15袋冷沉澱。
(2)維持法:給予5~7mg/kg體重。即一般成人每次輸注冷沉澱5~7袋。
4.4 注意事項
1.冷沉澱於37℃水浴(不能超過37℃)進行快速融化,融化後必須在4h內輸注完畢。
3.必須使用輸血器輸注。
4.冷沉澱以血型相同或相容輸注爲佳,尤其對嬰幼兒應掌握ABO同型輸注。
5.冷沉澱粘度較大,如經靜脈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內加入少量枸櫞酸鈉溶液,以免注射時發生凝集而阻塞針頭。如若病情許可,每袋可用少量生理鹽水(10~15ml)稀釋後經輸血器靜脈輸注。
6.有時可發生變態反應,如蕁麻疹、發熱、頭痛及背痛等。大量應用血型不相同(容)的冷沉澱常發生溶血性反應(輸注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冷沉澱可避免),其程度與劑量有關;有部分患者因反覆輸注冷沉澱而產生特異性抗FⅧ抗體,致使治療困難或無效。
5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 203—2001 輸血醫學常用術語[Z].20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