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ǐ gēn pí

2 《*辭典》:李根皮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Lǐ Gēn Pí

2.3 別名

甘李根白皮(《金匱要略》)。

2.4 來源

薔薇科植物李根皮韌皮部

2.5 性味

苦鹹,寒。

①《別錄》:"大寒。"

②《藥性論》:"味鹹。"

③《日華於本草》:"涼,無毒。"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澀。"

2.6 歸經

長沙藥解》:"入足厥陰肝經。"

2.7 功能主治

清熱,下氣。治消渴心煩奔豚氣逆,帶下齒痛

①《吳普本草》:"治瘡。"

②《別錄》:"主消渴,止心煩、逆奔氣。"

陶弘景:"水煎含之,療齒痛。"

④《藥性論》:"治腳下氣,主熱毒煩躁。"

孟詵:"主女人卒赤白下。"

⑥《長沙藥解》:"下肝氣之奔衝,清風木之鬱熱。"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含漱或磨汁塗。

2.9 附方

①治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甘草、芎藭、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奔豚湯

②治咽喉卒塞:以皁角末吹鼻取嚏,仍以李樹近根皮,磨水塗喉外。(《菽園雜記》)

2.10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