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裂和脊柱裂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ú liè hé jǐ zhù liè

3 疾病描述

顱裂和脊柱裂都是由於胚胎髮育障礙所致。顱裂和脊柱裂均可分爲顯性和隱性兩類。隱性顱裂只有顱骨缺損無顱腔內容物的彰出,隱性脊柱裂只有椎管的缺損而無椎管內容物的膨出,隱性顱裂和脊柱裂大多無需特殊治療。

4 症狀體徵

(一)顱裂 臨牀表現 顱裂多發於顱骨的中線部位.好發於枕部及鼻根部。出生時即可發現一局部腫塊,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位於枕部者。若爲腦膜腦囊狀膨出,其顱骨缺損直徑可達數釐米,腫塊可甚巨大,實質感,不透光,不能壓縮,啼哭時張力不變,覆蓋於腫塊表面的皮膚變薄,極易發生破潰感染;若爲腦膜膨出.則顱骨缺損直徑較小,可小至數毫米,腫塊較小,囊性感,能壓縮,啼哭時張力可變。其餘幾種囊性顱裂的表現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位於顱底的囊性顱裂常在鼻根部,表現爲眼距增寬,眼眶變小.可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難,並可引起淚囊炎;從篩板向鼻腔突出者.形狀可類似鼻息肉;位於顱底的顱裂除壓迫局部組織結構引起局部功能障礙外,還可影響相應的顱神經,出現顱神經損害的症狀和體徵。位於顱蓋部的腦膜腦膨出.可合併腦發育不全、腦積水等其他腦畸形,故可有肢體癱瘓、攣縮或抽搐等腦損害徵象。單純的腦膜膨出未合併其他腦畸形者,可無神經系統症狀智力發育也不受影響。

(二)脊柱裂 臨牀表現 可歸納爲兩個方面:

1.局部表現 出生後在背部中線有一囊性腫物,隨年齡增大而增大,體積小者呈圓形,較大者可不規則,有的基底寬闊,有的爲一細頸樣蒂。腫塊表面的皮膚可爲正常,也可有稀疏或濃密的長毛及異常色素沉着.有的合併毛細血管瘤,或有深淺不一的皮膚凹陷,啼哭或按壓前囟時,囊腫的張力可能增高;若囊壁較薄,囊腔較大,透光試驗可爲陽性。本病的皮膚改變需與先天藏毛竇鑑別,後者竇道的管壁由皮膚組織構成,竇道長短不一。短者呈盲管狀,長者深達椎管.可引起感染或併發腫瘤脊髓膨出則局部表面沒有皮膚,椎管及脊膜敞開,又名脊髓外露。

2.脊髓神經受損表現 可表現程度不等的下肢弛緩性癱瘓膀胱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某些隱性脊柱裂患者在成長過程中,排尿障礙日趨明顯,直到學齡期仍有尿失禁,這是終絲在骨裂處形成粘連緊拉脊髓產生的脊髓栓系綜合徵。MRI檢查可見脊髓圓錐下移,終絲變粗,橫徑在2mm以上。

5 疾病病因

顱裂和脊柱裂都是由於胚胎髮育障礙所致。

6 病理生理

1、顱裂 顯性顱裂又稱囊性顱裂或囊性腦膜膨出,根據膨出物的內容可分爲:

(1)腦膜膨出:內容物爲腦膜腦脊液

(2)腦膨出:內容物爲腦膜和腦實質,不含腦脊液

(3)腦膜腦囊狀膨出:內容物爲腦膜、腦實質和部分腦室,腦實質與腦膜之間有腦脊液;  ④腦囊狀膨出:內容物爲腦膜、腦實質和部分腦室,但在腦實質和腦膜之間無腦脊液存在。

2、脊柱裂 脊柱裂最常見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側開放,好發於腰骶部。脊柱裂可分爲:

(1)脊膜膨出:脊膜囊樣膨出,含腦脊液.不含脊髓神經組織

(2)脊髓脊膜膨出:膨出物含有脊髓神經組織

(3)脊髓膨出:脊髓一段呈平板式的暴露於外界。

7 診斷檢查

1、顱裂 X線攝片顯示有顱骨缺損,即可診斷爲囊性顱裂。CT檢查能清楚地顯示顱裂的部位、大小、膨出的內容以及是否合併腦發育不全、腦積水等。MRI檢查可更清晰地顯示腦部畸形和膨出物的各種內容。

2、脊柱裂 脊柱X線攝片可見棘突、椎板缺損,穿刺囊腔抽到腦脊液,診斷即可確立。MRI檢查可見到膨出物內的脊髓神經,並可見到脊髓空洞症畸形

8 治療方案

1、顱裂 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關閉顱裂處的缺損,切除膨出的腫塊。一般以出生後半年到一年手術較爲安全。位於顱蓋者,顱骨缺損可暫不修補,只需修補硬腦膜和縫合頭皮。位於顱底部者,常需開顱修補顱骨裂孔及硬腦膜。有腦積水者,需先作腦脊液分流術。已有呼吸阻礙或腫塊表面變薄者,應及早提前手術。

2、脊柱裂 顯性脊柱裂均需手術治療,手術時機在出生後1—3個月:如囊壁已極薄須提前手術。手術切開囊壁後.分離鬆解與囊壁粘連的神經組織,特之還納入椎管內,切除多餘的囊壁.嚴密縫合脊膜的開口.並將裂孔兩旁筋膜翻轉重疊覆蓋加以修補。對有脊髓栓系綜合徵患者,可行椎管探查,鬆解粘連及切斷終絲。

9 相關出處

外科學第五版》

顱裂和脊柱裂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