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根

中藥材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ǎ lìn gēn

2 中醫大辭典》·馬藺根

馬藺根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1]

2.1 來源及產地

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pallasii Fisch. var. chinensis Fisch.的根。分佈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西藏。[1]

2.2 性味

甘,平[1]

2.3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癰疽,急性咽炎支氣管炎,風溼痹痛。[1]

2.4 用法用量

煎服:3~9g[1]

2.5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1]

3 《*辭典》·馬藺根

3.1 出處

本草綱目

3.2 拼音名

Mǎ Lìn Gēn

3.3 來源

鳶尾科植物馬藺的根。

3.4 性味

《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甘。"

3.5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喉痹,癰疽,風溼痹痛。

《綱目》:"主癰疽惡瘡。"

3.6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

3.7 附方

①療喉痹垂死:馬藺根一握。搗,少以水絞取汁,稍稍咽之。口噤以物拗灌之。(《肘後方》)

②治喉痹腫盛,語聲不出:馬藺根三合,入白蜜一合,相和,慢火煎成,徐徐嚼之,日可五、七度。(《聖濟總錄》)

③治急性咽炎馬藺子根、升麻牛蒡子各二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④治風溼性關節炎馬藺根100克,蒼耳草根100克,糖60克。加水2000毫升,煮成1000毫升。一天三次,每次服70~80毫升。(《新疆中草藥驗方》)

3.8 臨牀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馬藺根5錢,水煎2次內服;或碾粉,水泛爲丸,日服2錢;均連服10日。亦可製成10%、20%,50%馬葡根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每次1~2毫升,連續10~20日。上述3種製劑,臨牀共觀察90例,平均總有效率84.8%,其中顯效率爲34.6%。

3.9 摘錄

《*辭典》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

用到中藥馬藺根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