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ǎ nǎo

2 全國中草藥彙編》:瑪瑙

2.1 拼音名

Mǎ Nǎo

2.2 生境分佈

遼寧、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臺灣、湖北、河南、四川、雲南。

2.3 功能主治

拔雲退翳。主治眼目腫痛,目生障翳,事物不清。

2.4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2.5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瑪瑙

3.1 出處

出自《嘉佑補註本草》。

3.2 拼音名

Má Nǎo

3.3 英文名

Agate

3.4 別名

馬腦、碼碯、文石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礦物石英的隱晶質變種之一。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ate

3.6 形態

三方晶系。常呈緻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爲同心圓構造。顏色不一,視其所含雜質種類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條帶狀、同心環狀、雲霧狀或樹枝狀分佈,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紅棕色爲最常見,黑色、藍色及其他顏色亦有。條痕白色或近白色。蠟樣光澤,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6.5-7。比重2.6-2.7。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各種顏色的二氧化硅膠體溶液所形成,充填於岩石的裂隙或洞穴內。

資源分佈:產於河南、湖北、安徽、江蘇、陝西、甘肅、四川、雲南、浙江、臺灣、新疆、遼寧等地。

3.8 性狀

性狀鑑別 呈不規則塊狀,近扁圓形、圓柱形(爲加工工藝品的多餘部分)。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及乳白色、灰白色。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澤;有的較凹凸不平,蠟狀光澤。體輕,質硬而脆,易擊碎,斷面可見到以受力點爲圓心的同心圓波紋,似貝殼狀。具鋒利棱角,可刻劃玻璃並留下劃痕。無臭,味淡。迅速磨擦不易熱。以質堅、色紅、透明者爲佳。

顯微鑑別 透射偏光鏡下:呈隱晶質,無色透明。膠體間隙中,見有微晶質,粒徑一般在0.01mm。折射率:No=1.544,Ne=1.553;雙折射率:Ne-No=0.009。干涉色Ⅰ級灰,一軸晶,正光性。

3.9 化學成份

主要成分爲二氧化硅(SiO2)組成,中間又夾雜多種金屬(不同價態的鐵、錳等)氧化物氫氧化物

3.10 鑑別

取本品粉末適量,加等量無水碳酸鈉,充分研合均勻,用鉑金耳蘸取少許,置火焰灼燒,即形成玻璃樣的透明小球體,其中常含氣泡及小量紅色斑點。(檢二氧化硅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石英4.31(10),3.38(>10),2.47(3)。分析結果表明:灰瑪瑙與紅瑪瑙結晶物質均爲石英,不顯示其他物質。

3.11 炮製

砸碎,研爲細粉或水飛用。

3.12 性味

辛;寒;無毒

3.13 歸經

肝經

3.14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障明目。主目生障翳;目瞼赤爛

3.15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砸碎,研爲細粉;或水飛用。

3.16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辟惡,熨目赤爛。

2.綱目》:主目生障翳,爲末,日點。

3.《本草經疏》:瑪瑙珊瑚輩爲末,點目去翳障尤妙。

3.17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