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針療法

醫療技術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近現代 書籍 鍼灸學著作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áng zhēn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long needle therapy[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wn-needle 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longated needle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芒針療法:1.書名;2.治療方法

4 書名·《芒針療法

芒針療法》爲書名[1]

4.1 趙憲岐述,北京市鍼灸門診部編

芒針療法》爲書名[1]。趙憲岐述,北京市鍼灸門診部編[1]。1959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

4.2 楊兆剛主編

芒針療法》爲書名[1]。中國針法精髓叢書 2004年7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該書介紹芒針特有的性質、操作方法特定穴位、芒針的治療及分析[1]

5 治療方法·芒針療法

芒針療法(elongated needle therapy)是用針身細長,形如麥芒的針具(芒針深刺腧穴治療疾病的方法[2]

芒針是在古代長針基礎上改進發展的,一般用極細而富有彈性的不鏽鋼絲製成,形如麥芒,長度約爲5~8寸,也有在一尺以上者。因其針長且細,具有獨特之處,其通調腑氣,疏理氣機的功效優於其它針種,用於治療一些適宜深刺的疾病。

芒針療法選穴配方應少而精,一般只選用l~2個主要穴位,如坐骨神經痛環跳腰痛帶脈等。

進針時兩手相輔操作,輕捻緩進,協調均勻。以右手持針柄捻轉,左手持針體下壓,緩慢進針至一定深度並出現較強針感時爲止[3]。針刺務求有效感應,一旦感應出現,即達到所刺深度,施行捻轉手法捻轉時左右交替,幅度宜小不宜大。對面部、胸部的一些穴位,要根據不同解剖特點變換針刺方向,以達到深刺目的。刺激時如患者感覺不適,即應停針[3]。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關節處直斜刺頭面或腰背部應橫刺[3]。施術應認真謹慎,防止刺傷內臟[3]

芒針療法適用於精神病風溼痹痛、月經不調等疾患[3]體質虛弱者慎用[3]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3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