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脾風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àn pí fēng

2 註解

慢脾風   病證名。慢驚風的一種類型。見《仁齋小兒方論》。又名脾風虛風。症見閉目搖頭,面脣發青發黯,額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氣弱神微,昏睡不語,舌短聲啞嘔吐清水,指紋隱約。多因吐泄既久,脾虛氣弱,肝失濡養所致。證屬無陽純陰的虛寒危象。患兒往往衰脫而死,預後大多不良。治宜補脾益胃,溫中回陽。用參附湯回陽救急湯。初起宜有白殭蠶丸

治療慢脾風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慢脾風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