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瘡 中醫學 中醫病名 中醫皮膚科學 眉戀瘡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méi liàn chuāng
eyebrow eczem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眉戀瘡(eyebrow eczema)爲病名,是指發生於眉棱部位的溼瘡[1]。
溼瘡(eczema[2])爲病名[3]。是指以多形損害,對稱分佈,劇烈瘙癢,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易成慢性等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爲過敏性炎症皮膚病[3]。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爲多。一般可分爲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中醫古代文獻無溼瘡之名,一般依據其發病部位、皮損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若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爲主者,稱血風瘡或慄瘡;發於耳部者,稱旋耳瘡;發於乳頭者,稱乳頭風;發於手部者,稱瘑瘡;發於臍部者,稱臍瘡;發於陰囊者,稱腎囊風或繡球風;發於四肢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於嬰兒者,稱奶癬或胎症瘡。
溼瘡相當於西醫的溼疹[3]。
詳見溼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