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英文名稱
Nipah virus;NiV
5 分類類型
種
8 尼帕病毒的發現
1998年9月至1999年4月,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在馬來西亞首次爆發,導致成千上萬頭豬死亡,並在幾周內傳染給人,發生病毒性腦炎。在病毒性腦炎流行初期的幾個月,尼帕病毒感染的276人中有105人死亡,死亡率高大達40%。採取死亡病人腦脊液檢查,間接免疫熒光顯示尼帕病毒抗體呈陽性,血清用IgG和IgM捕捉ELISA方法可檢測到尼帕病毒抗體。RT-PCR證實爲一種類似亨德拉病毒樣病毒,但臨牀及流行病學均與亨德拉病毒不同,研究結果認爲這是一種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副粘病毒,按首次發病的馬來西亞村莊的名稱將這種病毒命名爲尼帕病毒(又稱尼巴病毒或立白病毒)。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可導致人或豬的疾病乃至死亡。系統學研究發現,尼帕病毒屬於副粘病毒,在現有的副粘病毒科成員中,尼帕病毒與亨德拉病毒親緣關係最近,同被歸爲亨尼病毒屬。
9 尼帕病毒特徵
尼帕病毒粒子多型,病毒顆粒大小爲120~500nm,由包膜及絲狀的核衣殼組成,核衣殼直徑19±2nm,螺距5±0.4nm,包膜膜突長度17±1nm。包膜含有兩個轉膜蛋白:細胞受體結合蛋白(G:糖蛋白;H:血細胞凝集素;HN:血細胞凝集素/神經氨酸酶),和一個分開的融合蛋白。該病毒體外相當不穩定,對熱和消毒藥物抵抗力不強,加熱56℃,30 min 即被破壞,用肥皂等清潔劑和一般消毒劑很容易滅活。該病毒在Vero、BHK、PS細胞系中生長良好。 尼帕病毒基因組全長18246bp,比亨德拉病毒多12個核苷酸,二者核苷酸一致性達70%~78%。這一相似性充分說明了二者緊密相關。尼帕病毒基因組是由六個轉錄單位及3’和5’端的非翻譯區所組成。六個轉錄單位爲N、P、M、F、G和L,它們分別翻譯爲核衣殼蛋白(nucleo-capidprotein)、磷蛋白(phosphoprotein)、膜蛋白(matrix protein)、融合蛋白(fusionprotein)、糖蛋白(glycoprotein)和大蛋白(largeprotein)。其中P基因由於內部翻譯啓動位點、重疊閱讀框架和特殊的轉錄過程,可產生不同的多肽產物,如P蛋白、V蛋白、C蛋白。3’引導序列,含有轉錄正鏈mRNA所需的啓動子。5’端含有病毒複製、合成負鏈RNA所需的啓動子。3’和5’基因末端的前12個核苷酸高度保守並互補,NV這種結構同HV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10 尼帕病毒感染患者的臨牀症狀
豬感染本病的潛伏期大約爲7~14天。不同年齡的豬臨牀症狀有所不同。一般表現爲神經症狀和呼吸道症狀,且發病率高,死亡率低。斷奶仔豬和肉豬,高燒、呼吸困難伴有輕度或嚴重的咳嗽,呼吸音粗厲,嚴重的病例可見咳血。懷孕母豬症狀更明顯,肺炎,流出膿性分泌物,甚至流產,同時由於嚴重呼吸困難,局部肌肉痙攣,麻痹而亡。
在尼帕病毒感染的豬場內,病毒傳播速度很快。同一豬場內的豬之間的傳播,極有可能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豬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尿、唾液、喉氣管分泌物等,尤其是在封閉式豬舍內。病豬的典型特徵是急性高燒、呼吸困難和神經症狀。死亡率:50%左右。
人感染後,潛伏期大約爲1~3周,頸、腹部痙攣是與其它腦炎病毒相區別的具有診斷意義的症狀。開始發熱、頭痛,隨後出現嗜睡和定向力障礙。在24~48小時後可進一步發展爲昏迷,三分之一病人會在昏睡中死亡,耐過昏迷的患者出現永久性腦損傷。少數病人有呼吸道症狀,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壓和心動過速。
感染尼帕病毒的病人均爲豬場或屠宰場工人,臨牀表現爲起病急、發燒、頭痛、行爲改變、肌痙攣、心動過速、視力輕度模糊。接着,病人開始昏迷,神經症狀和體徵進行性惡化,呼吸極度困難,不可逆性低血壓及峯形發熱,死亡率可達40%。1999年的爆發有300人患病,100人死亡。典型病人從發病到死亡僅6天。大部分病人爲腦炎症狀,少數出現非典型肺炎症狀。人羣中的感染病例多爲同感染尼帕病毒豬直接接觸的飼養人員,主要是通過傷口、病豬分泌物、排泄物或唾液、鼻腔分泌物、血液、尿液、糞便、以及呼出的氣體等直接接觸而感染尼帕病毒,沒有發現尼帕病毒在人之間傳播。
11 尼帕病毒致病機理
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對此病的致病機理及傳染性進行研究發現,此病毒主要具有嗜內皮向性和嗜神經向性,另外還具有嗜氣管、支氣管向性及嗜膜間質和外膜向性。此病毒嗜血管內皮細胞,導致水腫,引起間質性肺炎(肺水腫)、腦脊膜炎、腎小球萎縮及胎盤感染。隨着病程延長,內皮細胞發展爲多核巨細胞,臨牀表現爲急性呼吸道疾病,明顯的神經系統疾病。病毒嗜膜間質和外膜向性,導致血管疾病,但沒有明顯的臨牀特徵。嗜神經向性,病毒核衣殼集中在神經膠質細胞中、大腦皮質、腦幹中,並延伸至實質組織,呈現彌散性血管炎,並伴有廣大區域稀疏壞死,從而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廣泛的血管炎表現,大部分內皮損傷貫穿於腦皮質和皮下,腦脊液中病毒複製活躍,這三者與死亡率增高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