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pén qiāng nóng zhǒng
盆腔位於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內炎性滲出物易積於此間,爲腹腔內感染最常見的併發症。
由於盆腔腹膜面小,吸收的毒素也較小、因此盆腔膿腫的全身中毒症狀較輕。而局部症狀相對顯著,一般表現體溫馳張不退或下降後又回升,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比值增高,由於膿液刺激直腸和膀胱,病人感覺有裏急後重感即下腹墜脹不適,大便次數增多,糞便常帶有粘液,尿頻和排尿困難等症象。直腸指診可發現肛管括約肌鬆弛,直腸前壁可捫及包塊有觸痛,有時有波動感。
盆腔感染尚未形成膿腫時,可選用適當的抗菌素治療,熱水坐浴、理療,或用溫水灌腸(41℃~43℃),在保守治療過程中反覆肛指檢查,一旦膿腫形成肛指即觸到包塊軟有波動感。應立即行盆腔膿腫切開引流術。手術方法是使病人在手術牀上取截右位,用肛鏡顯露直腸前壁在包塊波動處用長粗針頭穿刺。抽得膿液後,穿刺針暫不拔出,用尖刀沿穿刺針方向切一小口,再用直止血鉗插入膿腔擴大引流口,放盡膿液後,放置軟橡皮引流條引流(圖2-45)。術後第3~4天拔去引流物。對已婚婦女,膿腫向陰道突破者,可經陰道後穹窿切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