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法

中醫學 推拿手法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íng tuī fǎ

2 註解

平推法推拿手法[1]推法之一[1]。分別以手指、全掌、掌根、大魚際或小魚際爲着力點,貼於人體的一定部位上,用力向前作直線移動[1]。有溫通經絡,利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等作用[1]。《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以兩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保赤推拿法》:“推者,醫指按兒經穴,擠而上下之也。”《釐正按摩要術·推法》:“推須着力,故推必沾湯,否則有傷肌膚。……推從摩法出,……按少而摩多者,均以宣通爲得其法也。”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