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帶下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í xū dài xià

2 註解

脾虛帶下   病證名。脾主運化水溼,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溼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並且面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痠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氣,昇陽除溼。方用完帶湯,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治療脾虛帶下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