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痣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í zhī xiàn zhì

2 概述

皮脂腺痣(Nevus Sebaceous)是由皮脂腺構成的一種錯構瘤(Hamartoma),又稱器官樣痣(organoid nevus)

3 治療措施

爲預防腫瘤發生外科手術徹底切除是必要的,也可做電燒灼激光等治療。

4 病理改變

組織象隨年齡變化大致也可分三個時期。在嬰兒期兒童期,表皮除輕度增生外,可見小的分化不完全的毛囊結構,而皮脂腺發育不良。青春期表皮呈疣狀或乳頭瘤樣增生,真皮內見到大量成熟或近乎成熟皮脂腺。在皮脂腺小葉下方的真皮深部或皮下脂肪內可見充分發育大汗腺。皮損後期發生附件腫瘤的趨勢,約10%~15%的病例發生基底細胞癌

5 臨牀表現

皮脂腺痣較爲常見,多於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病,好發於頭、頸部,尤其見於頭皮。多數爲單發,少數爲多發。皮疹爲境界清楚、隆起的圓形小結節,淡黃色至灰棕色,有蠟樣外觀。頭皮損害表面無毛髮生長。至青春期損害增厚擴大,表面呈乳頭瘤樣,黃色明顯。成人的皮脂腺痣變成疣狀,質地堅實。少數病人在本病的基礎上可發生附件腫瘤,如汗腺腫瘤,甚至可發生轉移

6 鑑別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皮疹好發部位及表現診斷不難。有時需與幼年黃色肉芽腫、疣狀痣、乳頭狀汗管囊腺瘤區別,此時需做病理檢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