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唯物主義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ǔ sù wéi wù zhǔ yì

2 英文參考

Native materialism

3 註解

樸素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初形態(或階段)。亦稱“素樸唯物主義”。其特點是把某種物體看作世界的本原。它產生和發展於古代社會,中國的五行學說認爲,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的五種最基本的物質元素;古希臘的原子論認爲,不可再分的物質顆粒原子是構成世界的物質本原。這都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典型代表。恩格斯指出,樸素唯物主義“是一種原始的、自發的唯物主義”,“它在自己的萌芽時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現象的無限多樣性的統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並且在某種具有固定形體的東西中,在某種特殊的東西中去尋找這個統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25頁)樸素唯物主義的唯物主義思想在本質上是正確的,但由於古代生產水平和科學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帶有侷限性,今天爲辯證唯物主義所代替。中國醫學在其發展過程中長期受中國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並以其實踐和理論進一步充實了樸素唯物主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