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水腫患者喫什麼好?
答:水腫患者如需食療,應區分陰水、陽水而治。陽水主要治以發汗、利小便、宣肺健脾,水勢壅盛宜攻逐水氣,以祛邪爲主;陰水則主要治以溫陽益氣、健脾、益腎、補心,兼利小便,以扶助正氣。虛實並見者,則攻補兼施。[1]
水腫現常分爲陽水(包括風水相搏證、水溼浸漬證、溼熱蘊結證等)、陰水(包括脾虛溼困證、陽虛水泛證、瘀水互結證等)進行辨治。
陽水·風水相搏證患者屬於風寒的建議食用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黃瓜、西瓜、生薑、花椒、胡椒、荊芥、香薷、藿香等用以宣散風寒,宣肺行水[1]。
陽水·風水相搏證患者屬於風熱的建議食用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黃瓜、西瓜、桑葉、菊花、桔梗、金銀花、蒲公英、薄荷等用以疏風清熱,宣肺行水[1]。
陰水·脾虛溼困證患者建議食用乾薑、生薑、花椒、胡椒、刀豆、肉桂、大茴香、小茴香、羊肉、草果、茯苓、木瓜、桂枝、益智仁、大棗、花生、黃豆等用以溫陽健脾,化氣利水[1]。
陰水·陽虛水泛證患者建議食用桂枝、五味子、牡蠣、茯苓、車前子、肉桂、益智仁、乾薑、高良薑、刀豆、大茴香、小茴香、丁香、枸杞子、桑椹、羊肉、狗肉、牛肉等用以溫腎助陽,化氣行水[1]。
此外,水腫患者應注意忌食辛辣、醋、蝦、蟹、生冷食品、煙、酒等刺激性物品[2][3]。
腫勢漸退後(大約3個月),逐步改爲低鹽,最後恢復普通飲食[2][3]。
若因營養障礙者,飲食稍淡即可,不必過於強調忌鹽[2][3]。
水腫(edema[4][5])爲病名[6][7]。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又稱水氣[6]。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7]。是以肌膚浮腫爲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4]。患者體內水液瀦留,氾濫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嚴重者還可伴有胸水、腹水等[3]。水腫一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根據臨牀表現可分爲陽水、陰水兩類。感受外邪而發,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爲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爲陽水;內虛者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爲劇,病位在脾腎,多爲虛證,爲陰水[3][2][7]。
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一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徵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3]。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3]。鍼灸治療本證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狀、增強體質、減少反覆發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內科的水腫可見於西醫學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性(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腫、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疾患[3][2]。
詳見水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