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氣血兩虛證有什麼症狀?喫什麼好得快?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問:鼻衄·氣血兩虛證有什麼症狀?喫什麼好得快?
答:

鼻衄·氣血兩虛證(epistaxis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氣血虧虛,氣不攝血,以鼻衄,或齒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頭暈耳鳴心悸,夜寐不寧,舌淡,脈細無力等爲常見症的鼻衄證候[2]

鼻衄·氣血兩虛證常見以下症狀

患者鼻衄,或兼齒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㿠白頭暈耳鳴心悸,夜寐不寧,舌質淡,脈細無力[3][4]

這是氣虛不攝血溢清竅,血去氣傷,氣血兩虛的表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故致鼻衄,甚或齒衄肌衄氣血虧虛,失於溫煦濡養,腦海失養則頭暈耳鳴。心失所養則心悸四肢百骸失養則神疲乏力血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㿠白氣血不足,血脈不充,故致舌淡,脈細無力。[3][4]

鼻衄·氣血兩虛證治宜補氣攝血[3]

鼻衄·氣血兩虛證患者常喫黨蔘阿膠茯苓紅棗牛肉豬肚蓮子等好得快[4]

建議鼻衄·氣血兩虛證患者使用以下食療方進行食療[4]

1.桂圓紅棗湯(《中國食療大全》):龍眼50g,紅棗100g洗淨,加水適量煎煮至熟爛,再加白糖,取湯飲。

2.大棗粥(《聖濟總錄》):大棗10~15個,粳米100g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米爛成粥,加冰糖汁。

3.當歸雞(《中國食療大全》):母雞內臟當歸洗淨,包紗布放入雞腹內,加蔥、姜、鹽、料酒味精,用小火煮爛,去當歸食用。

鼻衄(epistaxis[1][5])爲病證名[6]。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稱衄血(見《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瀝血(出《蘭臺軌範》卷五)。若出血不止則稱鼻洪(見《大明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爲主要表現的血證[1][5]鼻衄血證中最常見的一種。《黃帝內經素問》對此有豐富的論述。《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但“鼻衄”之證名,則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熱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熱胃熱肝火爲常見[3]。另有少數病人,可由正氣虧虛,血失統攝引起。

詳見鼻衄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