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青麩楊根
2.1 出處
《重慶草藥》
2.2 拼音名
Qīnɡ Fū Yánɡ Gēn
2.3 來源
爲漆樹科植物青麩楊的樹根。9~10月採收。
2.4 原形態
青麩楊,又名:波氏鹽膚木,鐵倍樹。
落葉喬木,高5~8米。樹皮粗糙,灰色,有裂縫,小枝通常平滑無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具小葉7~9枚,每葉有極短而明顯的柄,小葉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0釐米,寬2~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斜楔形或圓形,全緣,背面沿葉脈處微有細毛或近於無毛;葉軸圓柱形,有時在上部的小葉片間有狹翅。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釐米,有微毛;花小;萼片5,宿存;花瓣5,白色;雄蕊5,花葯黃色;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3裂。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直徑3~4毫米,血紅色,密被絨毛,內含一粒種子。花期5~6月。果期9月。
2.5 生境分佈
喜生於向陽山坡、山谷的疏林或灌木草叢中。分佈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2.6 性味
味辛,性熱,無毒。
2.7 功能主治
去風解毒。治小兒縮陰症,九子爛癢。
2.8 附方
①治小兒縮陰症:青麩楊根一兩,去粗皮,煎水煮撈糟服。
②治九子爛癢:青麩楊根二兩,一味藥二兩,何首烏二兩,肉連環二兩。燉殺口肉喫。(性味以下出《重慶草藥》)
2.9 備註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