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飲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pí yǐn

2 幼科直言》卷四

2.1 方名

青皮飲

2.2 組成

青皮知母山楂枳實、熟半夏當歸柴胡陳皮甘草

2.3 主治

瘧在五七次上,體壯有食,面赤脣紅,寒熱相等,來後汗多。

2.4 用法用量

生薑2片爲引。乳孩兼服和中丸六一散

3 方出《百一》卷十一,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七

3.1 方名

青皮飲

3.2 組成

常山(如雞骨者)、青皮(去瓤)、烏梅去核)、檳榔(如雞心者)、草果(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3.3 主治

遠近瘧疾

3.4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錢,用水、酒各7分,同煎至7分,去滓,當發日五更初溫服了,睡片時。

3.5 加減

寒多,加酒退水;熱多,退酒加水。

3.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7 用藥禁忌

忌熱物半日。

4 醫貫》卷六

4.1 方名

青皮飲

4.2 組成

青皮厚朴白朮柴胡草果仁、茯苓黃芩半夏甘草

4.3 主治

秋時正瘧

4.4 加減

寒多者,可加肉桂;熱多者,可加黃連

4.5 各家論述

此方以柴胡爲主,大抵寒熱往來,屬少陽經證,故用以爲君;草果厚朴所以化食;青皮半夏所以祛痰

5 《痢瘧纂要》卷十二

5.1 方名

青皮飲

5.2 組成

人蔘半夏白朮青皮烏梅草果生薑大棗

5.3 主治

肥甘過度,生冷受傷,食積不消所致之食瘧,其症寒熱相併,或熱多寒少,或寒已復熱,熱已復寒,飢不能食,心胸飽悶,肚膨腹脹嘔吐涎沫。

5.4 用法用量

水煎。未發前服。

6 症因脈治》卷三

6.1 方名

青皮飲

6.2 組成

青皮大腹皮木通枳殼陳皮白芍藥甘草

6.3 主治

腸痹,氣窒小腹,病在下。

7 《嵩崖尊生》卷九

7.1 方名

青皮飲

7.2 組成

青皮1錢,白朮2錢半,木通5分,甘草2分。

7.3 主治

怒氣致噯。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