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溫

中醫病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iū wēn

2 註解

秋溫   病名。發於秋季的熱病。可按一般溫熱病辯證治療。《溫熱經解·客氣溫病治法》:“秋溫,不大便五六日,舌苔焦燥者,熱病也,大承氣湯主之。秋溫化熱十餘日,邪入厥陰脣焦齒燥,耳聾舌根焦黑,手指蠕動欲痙者,三甲復脈湯主之。秋溫溫邪下陷爲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秋溫下陷泄瀉不止,欲作痢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參見溫病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