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全鼻再造成形術;全鼻再造成型術
7 概述
各種原因所致外鼻大部分或全部缺損,須行全鼻再造術,以恢復其外形。
全鼻再造成形術所需的皮膚組織,主要是用皮瓣或管形皮瓣。常用的有額部皮瓣,上臂皮管、肩胸皮管以及帶血管蒂或遊離的前臂皮瓣等。以前額皮瓣爲最佳,因其組織薄,血液供應豐富,造型、色澤較爲理想,外形穩定,後期收縮小,而且在皮瓣轉移中,不需要肢體固定,一般也不需要軟骨支撐,鼻外形滿意。其缺點是額部供區遺留遊離植皮的痕跡,影響面部美容。現在應用皮膚擴張器先期將前額部皮膚擴張,以供鼻再造之用,以避免遊離植皮所遺留的問題。下面就重點介紹額部皮瓣的術式。
9 相關解剖
外鼻畸形整形手術適應於年齡在18歲以上,無器質性急慢性疾病,身體健康,本人迫切要求手術的患者。其禁忌證:①有急慢性病變或藥物過敏者;②有梅毒性病變或外傷後瘢痕體質者;③對於鼻外形改善有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者;④精神上有較大疑慮者;⑤個人要求手術,但未徵得親朋支持者。
術前術者必須與病人及其親屬見面,直接瞭解病人的要求,說明手術方法、步驟,可能達到的目的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取得充分的信任和合作,並履行簽字手續。完成心、肺、肝、腎及血液功能檢查及精神心理狀態的檢查。照面部正、側位及仰面相片並按醫學美學要求作好術前設計。剪除鼻毛,清洗面部及鼻腔。術前口服適當鎮靜劑(苯巴比妥0.09g)。
9.1 1.應用解剖
外鼻位於顏面正中,形似三角形錐體,具有呼吸、嗅覺及共鳴功能,其外形對面容具有重要影響。外鼻分爲鼻根、鼻樑(背)、鼻尖、鼻翼部分。外鼻上半部爲骨部,下半部可移動部爲軟骨部(圖9.4.1.5-0-1)。
9.2 2.外鼻美學特徵
(1)外鼻長度爲顏面長度的1/3(圖9.4.1.5-0-2A)。
(2)鼻尖高度爲鼻長度的1/2。
(3)鼻脣角90°,鼻面角30°,鼻額角120°(圖9.4.1.5-0-2B)。
(4)鼻的長、寬比爲1∶07。
(5)鼻寬度佔面中部1/5(圖9.4.1.5-0-2C)。
11 手術步驟
1.額部皮瓣的設計形成
額正中皮瓣,血供以滑車上動脈和內眥動脈爲主(圖9.4.1.5-1)。
額部斜行皮瓣,選擇一側眶上動脈爲蒂。
2.前額正中皮瓣鼻再造手術步驟
(1)按皮瓣設計切開皮膚、皮下,並於額肌表面分離,掀起皮瓣,注意避免損傷供血動脈。
(2)將皮瓣很好地止血後,將掀起的皮瓣旋轉180°,與已形成的襯裏組織縫合,蒂部做管狀封閉。
(3)供瓣區遊離植皮,再造鼻鼻前孔內放擴張管(圖9.4.1.5-2)。
(4)術後3~4周,將再造鼻根部斷蒂,並局部展平縫合。
(5)額正中皮瓣一期再造,可將鼻瓣蒂留於皮下,形成島狀皮瓣,通過鼻根部皮下隧道,旋轉180°轉移至鼻部再造(圖9.4.1.5-3)。
(6)行額部皮膚擴張法者,應先選用容量爲150~200ml,長方形皮膚軟組織擴張器埋置於前額正中的額肌深面。切口自額部髮際內,遊離至眉間上方,手術後1周開始往擴張器內注生理鹽水,6~8周內逐步完成擴張,取出擴張器後,再切開並含滑車上動脈的額部正中島狀皮瓣,鼻成形過程同前所述,供瓣區創面可直接形成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