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 鍼灸學 中醫學
quán yè
Yuānyè GB22[中國鍼灸學詞典]
泉掖即泉腋。
泉腋爲淵腋之別名。見《鍼灸聚英》。“腋”,《西方子明堂灸經》作“掖”;《備急千金要方》作“液”。“腋”“液”“掖”古通,意同。[1]
淵腋爲經穴名(Yuānyè GB22)。出《黃帝內經靈樞·癰疽》。屬足少陽膽經。淵:深潭;腋:腋部。腋深如淵,穴在其下,故名。位於胸外側區,第四肋間隙中,在腋中線上。舉臂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前鋸肌→肋間外肌。有寬胸、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肋部疾患,如胸滿、腋腫、脅痛、瘰癧、臂痛不舉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肋間神經痛、胸膜炎、頸或淋巴結結核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