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全肘關節置換術;total elbow joint replacement
5 概述
人工全肘關節置換手術用於恢復肘關節功能。人工肘關節種類較多,療效尚不肯定。一般來講,骨質破壞不多、關節穩定者適合做非限制型(表面)肘關節置換。肘關節囊、韌帶損傷廣泛、骨質缺損、肌肉萎縮者適合選擇半限制型假體。現將Coonrad-Morrey人工肘關節置換作爲代表手術介紹。該關節屬半限制型絞鏈式關節,軸部由鈦及高分子聚乙烯製成。根據肘關節的生物力學,其改進型有7°縱軸旋轉及少許側向運動,即具有一定的“鬆弛性”以抵消部分外力的作用,可減少鬆動的發生。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6.5.1-1~3.16.5.1-3)。
6 適應症
肘關節置換的目的是通過解除疼痛,恢復運動及穩定性,進而恢復肘關節功能。
1.類風溼關節炎 內科治療、滑膜切除、橈骨小頭切除術等治療方法均不可能改善肘部疼痛及功能時,纔可進行肘關節置換。
2.雙肘關節強直。
3.創傷性關節炎。
4.肘關節成形術失敗。
10 手術步驟
1.多采用肘關節後內側入路(圖3.16.5.1-4)。保護尺神經。仔細遊離肱三頭肌及肘肌,連同骨膜將肱三頭肌腱自鷹嘴剝離,保持肱三頭肌與骨膜間的完整,向外側或內側翻開,顯露肱骨遠端、尺骨近端及橈骨小頭。
2.鋸除肱骨滑車中段,用磨鑽在鷹嘴窩頂部打開肱骨髓腔(圖3.16.5.1-5)。擴大髓腔後,插入對線杆(alignment stem),並套上切骨試件(cutting block)。將試件的側臂放在肱骨小頭上,測出切骨深度。參照試件,切除滑車及肱骨小頭,直至假體試件的邊緣恰能嵌至肱骨內、外上髁的切骨斷面間隙中(圖3.16.5.1-6)。刮除少許內、外上髁及肱骨近端的松質骨,使假體與切骨面相配合,並留出骨水泥固定的間隙。
3.鑽開尺骨近端髓腔,擴大髓腔(圖3.16.5.1-7)。小心鑿除冠狀突周圍的軟骨下骨。
4.插入人工肘關節試件,檢查肘屈、伸活動範圍。如橈骨小頭無明顯撞擊,可不切除。去除試件,沖洗髓腔並拭乾。
5.極度屈肘關節,向尺、肱骨髓腔內充入骨水泥,取切除骨修剪成1.5cm×1.0cm×0.3cm骨塊,縱行放在肱骨下端前方骨膜下,向肱骨及尺骨髓腔內同時插入組合好的人工肘關節柄部(圖3.16.5.1-8)。移植骨塊嵌在肱骨假體的前翼下(圖3.16.5.1-9)。將假體捶入肱骨及尺骨髓腔內(圖3.16.5.1-10)。伸肘位,待骨水泥固化。
6.沖洗切口,安放負壓引流管,尺神經前移,修復肱三頭肌及韌帶(圖3.16.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