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體神經病

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內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概述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reflectory somatic neuropathy)又稱軀體神經病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係指由手、足輕微外傷引起該側肢體超範圍的鬆弛性癱瘓或攣縮,並伴有明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爲主要臨牀表現的一種疾病。好發於富有交感神經的正中神經和脛神經支配區的肢端輕微外傷之後。一般預後良好,經治療可以緩解。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如病程較長,還可有骨質脫鈣關節間隙的增寬。

3 英文名稱

reflectory somatic neuropathy

6 ICD號

G90.8

7 流行病學

多爲病例報道,目前國內尚未查到相關的發病率統計學資料。

8 病因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多認爲系因手、足的刺傷、割傷、藥物注射或針刺治療等輕微外傷處的病理性刺激竈,刺激本體感覺和深部痛覺纖維而引起。

9 病機

輕微外傷處的病理性刺激竈不斷地傳至脊髓,在其相應的及其鄰近的脊髓節段內形成病理優勢竈。當這種優勢竈以抑制過程爲主時,即表現爲反射麻痹癱瘓);而當這種優勢竈以興奮過程爲主時,即表現爲反射性攣縮。因同時波及了脊髓側角自主神經中樞,故引起相應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上述病理優勢竈僅限於一側脊髓時,臨牀症狀出現在病竈同側;如上述病理優勢竈波及雙側脊髓時,則雙側均可出現上述臨牀症狀,但仍以傷側爲重。

10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的臨牀表現

10.1 好發部位

好發於富有交感神經的正中神經和脛神經支配區的肢端輕微外傷之後。

10.2 神經損傷輕微,症狀嚴重而廣泛

如一側指(趾)的輕微刺傷,可導致該側手和前臂(足和小腿),甚至整個肢體和對側肢體的癱瘓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的範圍廣泛,且遠遠超出了該神經的支配區。

10.3 神經症

10.3.1 (1)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常在傷後半小時至數小時(一般爲2~3h)內,即可出現以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爲主的明顯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表現有肢體腫脹(嚴重者並可出現水皰),膚色發紅、發紫或呈大理石紋樣,皮膚溫度多降低和發涼;後期可有損傷部位的色素沉着且長期不褪,和指(趾)甲的營養性改變。嚴重病例還可有骨質脫鈣關節間隙的增寬。

10.3.2 (2)運動障礙

運動障礙多表現爲嚴重的肢體癱瘓或攣縮。前者多在傷後早期出現,且多表現爲不全性(少數爲完全性)癱瘓;腱反射多亢進,亦有降低或消失者;後者出現較晚,或由癱瘓轉變而來。引起運動障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反射性的脊髓優勢病竈,另一方面系因肢體和關節的運動性疼痛所致。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萎縮肌肉對機械性刺激和直流-感應電刺激興奮性均有增高,但絕無電變性反應

10.3.3 (3)感覺障礙

感覺障礙以疼痛爲主。一般在傷後傷肢即可出現難忍的疼痛或難以形容的不適感,且以傷部或其周圍爲著,甚至可擴及其遠處的關節,當活動關節疼痛明顯加重,因而病人不敢活動甚至拒絕醫務人員的檢查。安靜和不動時疼痛可有明顯減輕或僅呈輕微的疼痛麻木感。客觀檢查多呈短套式感覺減退,少數可有過敏。嚴重病例可呈長套式感覺減退,並可波及到靠近肢體近端的軀幹部分。

11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的併發症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患者常有煩躁情緒不穩失眠損傷部位的色素沉着,嚴重病例還可有骨質脫鈣關節間隙的增寬;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

13 輔助檢查

頭顱、肢體影像檢查多數正常,但有鑑別診斷意義。

14 診斷

根據手、足的輕微外傷史、臨牀症狀的範圍和程度與外傷不符等特點,常可做出診斷。

15 鑑別診斷

1.自主神經症狀明顯者  應注意紅斑肢痛症蜂窩織炎、接觸性過敏性皮炎等病鑑別。

2.運動障礙明顯者  應注意與周圍神經創傷癔症等病鑑別。

3.疼痛症狀明顯者  應注意灼性神經痛、肩手綜合徵等病鑑別。

16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的治療

16.1 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解除脊髓段的優勢病竈

(1)封閉療法:上肢病變可試行頸交感神經節和臂叢神經封閉治療,下肢病變可試行骶管硬膜外封閉和腰交感神經封閉治療

(2)物理治療:可輔以交感神經乾和相應脊髓節段的鈣離子透入、透熱療法等。

(3)紫外線輻射充氧血液輸入療法。

16.2 手術治療

對長期不愈病例,必要時可在受傷部位行手術探查,切除,瘢痕神經瘤。亦可試行交感神經幹切斷術。

16.3 對症處理

16.3.1 (1)抗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藥物治療

需要時可適量給服美託洛爾倍他樂克)(12.5~25mg)、普萘洛爾心得安)(10mg)等藥。

16.3.2 (2)安眠藥治療

可酌情交替選用甲丙氨酯(眠爾通)(0.2g)、三唑侖(0.25mg)、咪達唑侖(midazolam,7.5mg)、地西泮(安定)(2.5~5.0mg)等藥,以求改善睡眠和緩情緒

17 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經治療可以緩解。肌萎縮出現較早,並可波及整個肢體。如病程較長,還可有骨質脫鈣關節間隙的增寬。

18 反射性軀體神經病的預防

尚無較好措施,主要是預防可能引起本病的相關疾病。

19 相關藥品

氧、美託洛爾普萘洛爾、甲丙氨酯、三唑侖、咪達唑侖、地西泮

軀體神經病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