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學 經穴 中醫學
qǔ zhé
Shàohǎi HT3[中國鍼灸學詞典]
曲折即曲節,少海之別名。見《東醫寶鑑》。[1]
曲節爲經穴別名。即少海。出《鍼灸甲乙經》。“節”,《東醫寶鑑》作“折”。[2]
少海爲經穴名(Shàohǎi HT3)。出《鍼灸甲乙經》。屬手少陰心經。本經合穴,五行屬水。少:幼小,指手少陰經;海:海洋。此爲本經合穴,脈氣至此,猶如水流入海,故名。位於肘前區,橫平肘橫紋,肱骨內上髁前緣。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旋前圓肌→肱肌。有寧神通絡作用。主要用於心神及本經疾患。如頭痛、目眩、健忘、心痛、精神病、脅痛、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項強、臂麻、肘攣、手顫、腋下腫痛、瘰癧等。本穴配陰市、後溪、扶突治心疼手顫;配手三裏治兩臂麻木;配天井治瘰癧。一般直刺0.5~1.O寸;不宜直接灸。[3]
少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