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疾病概述
急性腎盂腎炎是妊娠期最常見而嚴重的內科併發症之一,一般是雙側感染,如果是單側時,則以右側爲主。與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其危險性明顯增加。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多數發生在孕中、晚期。
全身症狀:起病急驟,常有寒戰、高熱、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甚至腹脹、腹痛或腹瀉。如高熱持續不退,多提示並存尿路梗阻、腎膿腫或敗血症。
5 疾病描述
急性腎盂腎炎是妊娠期最常見而嚴重的內科併發症之一,一般是雙側感染,如果是單側時,則以右側爲主。與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其危險性明顯增加。妊娠期由於尿路的相對性梗阻引起尿液排空延遲及菌尿;其次孕婦尿中含有營養物質,葡萄糖尿及氨基酸尿利於病菌的繁殖。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發病有若干傾向因素而與無症狀菌尿相同,其中細菌的黏附性對妊娠期發生急性腎盂腎炎起了主要作用。雖然其準確的機制不清,但Stenguist 等報道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與孕婦無症狀菌尿相比較,急性腎盂腎炎細菌培養,P 菌毛大腸桿菌株佔優勢。
6 症狀體徵
1.全身症狀 起病急驟,常有寒戰、高熱、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甚至腹脹、腹痛或腹瀉。如高熱持續不退,多提示並存尿路梗阻、腎膿腫或敗血症。
8 病理生理
腎盂腎炎病變不僅侷限於泌尿道的空腔部位,腎實質亦常受累。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的病原菌多數(90%左右)爲大腸桿菌,在尿液中培養出肺炎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糞鏈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者較少見,且多半在急性發作前已是無症狀性菌尿病人。因此,妊娠期急性腎盂腎炎是一種複發性疾病,是原有的無症狀性尿路感染在適宜於細菌繁殖條件下,形成的急性症狀性感染。
9 診斷檢查
診斷:根據上述臨牀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診斷並不困難。
實驗室檢查:
1.尿常規及細菌培養
2.血白細胞計數
3.其他實驗室檢查
(1)血清肌酐在約20%急性腎盂腎炎孕婦中可升高,而同時有24h 尿肌酐清除率下降。
4.血培養
11 治療方案
1.急性腎盂腎炎均應住院治療。孕婦應臥牀休息,並取側臥位,以左側臥位爲主,減少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使尿液引流通暢。
2.持續高熱時要積極採取降溫措施,妊娠早期發病可引起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無腦兒發生率遠較正常妊娠者發生率高;控制高熱也減少了流產、早產之危險。
3.鼓勵孕婦多飲水以稀釋尿液,每天保持尿量達2000ml 以上;但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多數有噁心、嘔吐、脫水,並且不能耐受口服液體及藥物,故應給予補液及胃腸外給藥。
4.監護母兒情況,定期檢測母體生命體徵,包括血壓、呼吸、脈搏以及尿量,監護宮內胎兒情況,胎心以及B 超生物物理評分。
5.抗生素治療 應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經尿或血培養髮現致病菌和藥敏試驗指導合理用藥。目前已不建議單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許多尿路致病菌,例如大腸桿菌對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是耐藥的,慶大黴素或其他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也應慎用,雖然這些抗生素對胎兒的毒害作用很低,但易引起暫時性的腎功能障礙。選用頭孢菌素類及較新的廣譜青黴素治癒率可達85%~90%,一般應持續用藥10~14 天。療程結束後每週或定期尿培養。
13 預後及預防
預後:急性腎盂腎炎伴高熱可引起早產或胎死宮內,發生於早期妊娠時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其中約15%的病例併發菌血症,孕婦較非孕婦容易遭受細菌內毒素的損害而發生中毒性休克和(或)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有約1/3 患者發生急性貧血,威脅母、胎的生命安全。
預防:加強孕期保健,提高健康水平;注意外陰清潔,排便後手紙應自前方向後擦,減少腸道細菌污染陰道前庭及尿道口的機會,每晚清洗外陰部;治療無症狀菌尿症。做好以上諸點有助於防止發生急性膀胱炎。
1.急性膀胱炎的預防措施仍適用於本病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