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六鬱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rè yù
heat stagn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熱鬱爲病證名[1] 。
熱鬱爲六鬱之一,一稱火鬱。是指情志不舒,肝鬱氣滯,鬱久化熱的病理變化[2] 。主症有頭痛、口乾苦、情緒急躁、胸悶脅脹、嘈雜吞酸、大便祕結、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鳴,舌紅苔黃,脈弦數等[2]。《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不發熱,常覺自蒸不能解,目蒙口渴,舌燥便赤,脈沉而數,是熱鬱,或昏瞀,或肌熱,捫之烙手,皆是熱鬱。”治宜清熱散鬱,用火鬱湯、黃連解毒湯等方。參見鬱證、六鬱、外鬱條。
熱鬱亦作熱遏,指熱邪阻於內不能透泄[2]。主要表現爲心煩瞀悶、肌膚灼熱等症[2]。《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