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如聖丸
3.1 組成
胡黃連、炒蕪荑、黃連各二兩,使君子仁一兩,麝香(另研)五分,幹蝦蟆(酒熬膏)五枚[1]。
胡黃連2兩,白蕪荑(去扇,炒)2兩,川黃連2兩,使君子1兩(去殼),麝香(別研)5分,幹蝦蟆5枚(銼,酒熬膏)。
3.2 功能主治
3.3 用法用量
二至三歲兒,每服五至七丸,三歲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不拘時人蔘煎湯送下[1]。
每服人蔘湯送下,2-3歲者5-7丸,以上者10-15丸,不拘時候。
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膏和丸,如麻子大[1]。
3.5 各家論述
《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此方爲治疳殺蟲之劑。積久必熱,故用二連清積熱,合使君子以加強殺蟲之力,蕪荑燥溼殺蟲,蝦蟆爲疳積腹膨主藥,又佐以芳香開竅之麝香,故疳瀉可愈。
4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方之如聖丸
4.1 組成
4.2 功能主治
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取嫩桃葉7片,水1盞,煎數沸,傾入盞內,用醋1-2滴打勻,通口令病人面向東方吞下。如無桃葉,以桃枝7寸煎湯代之。
4.4 製備方法
5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方之如聖丸
5.1 組成
豉7粒(慢火微炒轉色,傾出,搓去皮),斑螫1枚(去翅足,微炒)。
5.2 功能主治
5.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酒或熱醋湯送下。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飯爲丸,如豌豆大。
6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方之如聖丸
6.1 組成
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1兩,丁香3錢,烏梅(去核)1兩半,乾漆(搗碎,炒煙出)1兩,滑石1錢。
6.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方之如聖丸主治積聚癖塊,一切所傷,喫食減少,日漸黃瘦。
6.3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隨所傷物下。
6.4 製備方法
7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方之如聖丸
7.1 組成
7.2 功能主治
7.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白痢,煎乾薑湯送下;赤痢,煎甘草湯送下;赤白痢,煎乾薑甘草湯下;水瀉,用新汲水下。小兒服1-2丸,不拘時候。
7.4 製備方法
8 《聖濟總錄》卷一三三方之如聖丸
8.1 組成
草烏頭(去皮尖,銼,油煎令焦)半兩,楓香脂(研)半兩,赤小豆半兩,躑躅花半兩,威靈仙半兩,地龍(去土,用火燒地赤色,將醋澆過,放地龍在上,用碗蓋1時許取用)半兩,仙靈脾半兩,蒺藜子(炒去角)半兩,幹蠍(去土,炒)半兩,白殭蠶(瓦上炒)半兩,天南星(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8.2 功能主治
8.3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溫酒送下。
8.4 製備方法
9 《聖濟總錄》卷一四一方之如聖丸
9.1 組成
枳殼(去瓤,麩炒)1兩,威靈仙(去土)1兩,陳橘皮(去白)1兩,續斷(炒)半兩,白礬(飛過)半兩,當歸(去蘆頭,炒)半兩,乾薑(炮裂)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生乾地黃(焙)半兩,連翹(炒)半兩,槐莢子半兩(炒香爲度,取莢內子)。
9.2 功能主治
9.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食前用陳粟米飲送下,每日2次。如年深者,加丸數。疼痛甚者,當日見效。此藥能療積年患,20年以上,只可10服;新患,2-3服便止,更不再發。
9.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0 《普濟方》卷三十八方之如聖丸
10.1 組成
10.2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三十八方之如聖丸主治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10.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椿樹葉湯送下;若無椿葉,取大眼桐皮(颳去青皮,取白),煎白湯送下。
10.4 製備方法
12 《普濟方》卷六十引《博濟》方之如聖丸
12.1 組成
大黃末1分,蝸牛2-7枚,白礬末1分,陳白梅皮1分,馬勃1分。
12.2 功能主治
12.3 用法用量
如患者開口不得,即以水磨,用竹管子吹下入喉中,立愈;如輕者,以綿裹含化1丸。
12.4 製備方法
13 《普濟方》卷一六九引《醫學切問》方之如聖丸
13.1 組成
陳皮3錢,乾薑3錢,巴豆1錢,甘草1錢,三稜半兩,莪術半兩,芫花半兩(加醋1升煮,耗大半,取焙乾)。
13.2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一六九引《醫學切問》方之如聖丸主治男子婦人,飲食所傷,結成積塊痞痛。
13.3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淡薑湯送下。
13.4 製備方法
14 《普濟方》卷二四七方之如聖丸
14.1 組成
地膽32個(去頭足),斑蝥50個(去頭翅足),鹽豉70個,輕粉半錢(爲衣)。
14.2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二四七方之如聖丸主治男子五種疝氣;婦人產前經血不來,赤白帶下,經血不止;產後惡物不行,臍腹撮痛。
14.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先飲好酒3-5盞,後用溫酒送下,如重車行5裏,小腹微覺痛,取下胞中病如雀腦相似,是病根;婦人產後,臍腹痛,惡物末盡,服7丸,童子小便送下;男子婦人痃氣並小腹臍痛,每服1丸,溫酒送下,婦人用童子小便下。
14.4 製備方法
上藥用棗肉爲丸,如綠豆大。
14.5 用藥禁忌
忌食雜魚、溼面及雞、豬、馬、牛等肉。
15 《雞峯普濟方》卷九方之如聖丸
15.1 組成
草烏頭3分,黃連3分,官桂1兩,乾薑1兩,桔梗1兩,茯苓1兩,川椒1兩,茱萸1兩,柴胡1兩,厚朴1兩,乾地黃1兩,菖蒲1兩,紫菀1兩,防風1兩,人蔘1兩,鱉甲1兩,大芎1兩,枳殼1兩,貝母1兩,甘草1兩,甘遂1兩,巴豆1兩半(取白霜)。
15.2 功能主治
《雞峯普濟方》卷九方之如聖丸主治腹內諸積聚,歲久癖塊不消,黃瘦宿水,朝暮咳嗽;及積年冷氣,臍下絞結衝心,膀胱兩脅徹背連腰痛無休息,繞臍似蟲咬不可忍;及十種水病,五般痔疾,九種心痛,反胃吐逆,飲食減少;宿食不消;婦人月水不通,五邪八瘕,沉重欲死,恐懼歌笑不定,心神狂亂,形體羸瘦;一切風,遍身頑痹,不知癢痛,或似蟲行,手足煩熱,夜臥不安;小兒驚疳等。
15.3 用法用量
上爲細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食前米飲送下,每日只1服。
15.4 臨牀應用
1.跌打損傷:一人先因馬墜,臨老痛楚,不能飲食,命在須臾,日服五丸,經旬日取下血如雞肝1000-2000片,與膿清水2升許,其病遂愈。
2.虛勞:三原主簿妻病十五年羸瘦至甚,日服五丸,旬日取下青蟲六十四個,膿血三四升,其病遂愈。
3.大風病:一人患大風病,眉毛落盡,遍身生瘡,服藥百日,取下五色膿並清水各數升,遂得平復。食即吐逆一人食即吐逆,羸病十年,服藥半月,取下蝦蟆七個,清水一升許,便愈。
4.癖塊:一人患癖塊積年,服藥二十日取肉蛇二條,各長尺餘。
16 《雞峯普濟方》卷十七方之如聖丸
16.1 組成
豬懸蹄3兩,穿山甲3兩,蝟皮3兩,紅樣兒3兩。
16.2 功能主治
16.3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甘草末1錢,同溫酒調下。
16.4 製備方法
上銼,用藏瓶1個,入藥在內,鹽泥固濟,留眼子1個,用炭火燒令通赤,煙盡爲度,爲細末,入沒藥1兩,乳香半兩,麝香1錢,同再研勻,用黃蠟3兩熔化和丸,如粟米大。
17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莊氏家傳》
17.1 組成
17.2 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莊氏家傳》主治冷熱瀉痢,腹痛,米穀不消,膿血赤白。
17.3 用法用量
每服大人30丸,小兒7-8丸,如常瀉,溫水下;赤多,米飲下。
17.4 製備方法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綠豆大。
18 《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朱氏家傳》方之如聖丸
18.1 組成
石燕子2個。
18.2 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朱氏家傳》方之如聖丸主治小兒外腎腫赤脹痛。
18.3 用法用量
塗在腎上。
18.4 製備方法
19 《儒門事親》卷十五方之如聖丸
19.1 組成
黃柏半兩,黃芩半兩,黃連半兩,防風半兩,白殭蠶1兩,全蠍3分,輕粉半錢。
19.2 功能主治
19.3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嚼羊蹄根汁送下。隨病人上下,分食前後。又以羊蹄根塗癬。
19.4 製備方法
20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方之如聖丸
20.1 組成
牛黃2錢(細研),犀角屑1分,硃砂1分(細研),雄黃1分,麝香1錢(細研),人蔘1分(去蘆頭),白茯苓1分,龍齒1分(細研),鉤藤1分,羌活1分,蟬殼2-7枚(微炒),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20.2 功能主治
20.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煎犀角湯送下,不拘時候。
2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
22 《醫方類聚》卷二一八引《醫林方》之如聖丸
22.1 組成
馬兜鈴半兩,山梔子1兩,紅芍藥1兩,沒藥2錢,當歸半兩,定風草半兩,防風半兩,乳香2錢,五靈脂半兩,玄胡索半兩,乾漆半兩(炒令煙出)。
22.2 功能主治
《醫方類聚》卷二一八引《醫林方》之如聖丸主治婦人心腹痛,氣衝上,不省人事,邪風透入小腸,咳嗽,兩脅積血成片。
22.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服,如腹痛,乳香湯送下;咳嗽,人蔘、杏仁湯送下。
22.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麴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23 《證治準繩·瘍醫》卷二引《梅師方》之如聖丸
23.1 組成
樟腦(另研)1錢,牛黃(另研)1錢,桔梗1錢,甘草(生用)1錢。
23.2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瘍醫》卷二引《梅師方》之如聖丸主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痛痹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乾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穢,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23.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23.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每兩作20丸。
24 《外科理例·附方》方之如聖丸
24.1 別名
24.2 組成
全蠍1兩半(酒洗),連翹1兩半,天麻1兩半,防風1兩半,荊芥1兩,川芎1兩,白芷1兩,當歸1兩(酒洗),黃柏1兩,羌活1兩,桔梗1兩,大黃1兩(煨),滑石1兩,石膏1兩(煅),白朮1兩,麻黃1兩,苦蔘1兩,殭蠶1兩(炒),蟬蛻1兩,芍藥1兩,山梔1兩,枳殼1兩,細辛1兩,皁角刺1兩,大風子肉1兩,獨活5錢,人蔘5錢,鬱金5錢,芒消5錢,黃連5錢。
24.3 功能主治
24.4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用六安條煎湯送下,每日3次,半年全愈。小便尿如靛水黑色,此病久深者,只用此藥2料。
24.5 運用
如瘡破裂,只用大風子殼煎湯洗,春夏滑石、石膏依方用,秋、冬2味減半,過春分、秋分服防風通聖散1帖,空心服,利3-4次,以粥補之。
24.6 製備方法
24.7 用藥禁忌
如眉毛鬚髮脫落日漸生者,切不可食羊肉、鵝、雞、豬頭、蹄、鯉魚、生冷,如肯食淡,百日全愈。
24.8 附註
26 《衛生總微》卷十二方之如聖丸
26.1 組成
白蕪荑(微炒,去皮)2兩,黃連(去須)1兩,神曲(炒)1兩,麥糵(微炒)1兩。
26.2 功能主治
《衛生總微》卷十二方之如聖丸主治小兒五疳羸瘦,面黃腹急,盜汗體熱,乳食不消。
26.3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米飲送下。
26.4 製備方法
2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