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rú yì tōng shèng sǎn
當歸(去蘆)陳皮(去白)麻黃(去節)甘草(炙)川芎 御米殼(去頂、膈)丁香各等分
上藥用慢火炒令黃色。
治行痹,走注疼痛。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如腰腿走注疼痛,加虎骨、沒藥、乳香;如心痛,加乳香、良姜;如赤眼,加草龍膽、黃連。
《證治準繩·類方》卷四引《集驗》
麻黃1錢,防風1錢,川芎1錢,罌粟殼5分,當歸5分,丁皮5分,甘草5分。
風溼注痹走痛。
水2盞,煎至8分,去滓,入乳、沒少許,再煎1沸,熱服出汗。
如意通聖湯
當歸(去蘆)、陳皮(去白)、麻黃(去節)、甘草(炙)、川芎、御米殼(去頂膈)、丁香各等分。
行痹,走注疼痛。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如腰腳走注疼痛,加虎骨、沒藥、乳香;如心痛,加乳香、良姜;如赤眼,加草龍膽、黃連。
上用慢火炒令黃色。
《金匱翼》:麻黃之猛,而得粟殼之澀,則內行經絡,不復外發皮毛,故得治痹痛之疾;芎、歸所以行血,陳皮、丁香所以行氣,氣血以行,邪氣以去;炙草則和藥緩急之用耳。慢火同炒者,欲令氣味和合,使不相悖而相就也。
如意通聖湯(《嵩崖尊生》卷十)。《嵩崖尊生》有枳殼,無御米殼。
麻黃赤芍湯
罌粟殼2錢5分,丁香2錢5分,麻黃2錢5分,赤芍2錢5分,防風2錢5分,荊芥2錢5分,當歸2錢5分,川芎2錢5分,羌活2錢5分,獨活2錢5分,白芷2錢5分,甘草2錢5分,黃芩2錢5分,威靈仙2錢5分,草烏2錢5分(炒黃色),桔梗2錢5分,葛根2錢5分。
白虎歷節,痛風,寒溼,手足不能舉,渾身走注,抽掣疼痛。
水煎,去滓,乳香、沒藥末各3分,蓋被取汗。趁熱沖服。如病在肩背上,沖服白芷末2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