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古今醫鑑》卷七
2.1 方名
2.2 組成
當歸1錢5分,川芎5分,白芍藥1錢,熟地黃2錢,陳皮8分,制半夏8分,茯苓1錢,黃連(薑汁炒)1錢,枯芩8分,黃柏(炒)8分,山梔(炒)8分,枳殼8分,桔梗、杏仁(去皮尖)、桑白皮、五味子(去梗)、知母(去毛)、貝母(去心)、玄蔘、白朮(土炒)、阿膠(蛤粉炒或面炒成珠子)、馬兜鈴、甘草各等分。
2.3 主治
2.4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水2碗,煎8分,空心服。
2.5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3 《普濟方》卷一三八
3.1 方名
3.2 組成
橘皮2兩,厚朴2兩,檳榔2兩,白朮2兩,甘草(炙)2兩,紫蘇2兩,海金沙2兩,木通3兩。
3.3 主治
3.4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6升,去滓,再煮取3升,溫服1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