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祛溼 中醫學 消腫解毒 中藥學
sān yè fó jiǎ cǎo
三葉佛甲草爲中藥名,出自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爲《四川中藥志》記載的垂盆草之別名[1]。
石指甲、狗牙半支、瓜子草、三葉佛甲草[2]
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ge.的全草。分佈東北及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2]。
甘、淡,微酸,涼[2]。
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治溼熱黃疸,淋病,瀉痢,肺癰,腸癰,咽喉腫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燒燙傷,溼疹,帶狀皰疹。近亦用治肺癌[2]。
煎服:15~30g(鮮品50~100g);或搗汁服。外用:搗爛敷[2]。
本品含對肝炎的有效成分垂盆草苷。還含甲基異石榴皮鹼等生物鹼,景天庚糖等[2]。
本品中的垂盆草苷可保肝、抑制免疫。本品注射液有一定抑菌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