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喉閉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āng hán hóu bì

2 註解

傷寒喉閉爲病證名[1]。見《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此症因傷寒遺毒不散,八九日後,喉中腫閉,皆因熱毒入於心脾二經之故。急服四七湯二三劑。”

參見喉閉

喉閉爲病證名[2]。見《儒門事親》卷四。

1.喉閉係指咽喉腫起,喉道閉阻[2]。《醫林繩墨》卷七雲:“其症咽嗌幹痛,喉嚨作腫,頜不可咽,舌不可吞,水谷難人,入則反往鼻孔出,故曰喉閉。”多由肝肺火盛,復感風寒,或過食炙煿膏粱醇酒之品而成[2]。症見咽喉腫脹,色紅,腮頰顏面紅赤,甚或項腮漫腫,疼痛較劇,阻塞不利,湯水難嚥,語言難出,身發寒熱胸悶氣促[2]。治宜疏散外邪解毒消腫[2]。方用普濟消毒飲五味消毒飲等加減[2]。膿成時可以刀針於高腫處刺破排膿,外吹冰硼散[2]。或刺少商合谷出血[2]

2.喉閉喉痹之別名[2]。本症可見於今之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2]

3.喉閉爲飛蛾喉的別名[2]。《喉科祕旨》捲上雲:“積熱風痰喉欲閉,因生血泡在喉間,忽然壅塞櫻桃似,點刺流涎病即安。”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09.

治療傷寒喉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傷寒喉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