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shān qiān niú
Shān Qiān Niú
藥材基源:爲爵牀科植物巢腺山牽牛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unbergia adenophora W. W. Smith.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巢腺山牽牛 藤本。葉對生;具柄;葉片寬卵形,長4-10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波狀至有淺裂片,基出腺3-5條。總狀花序生於葉腋,下垂;花梗頂部和小苞片被柔毛,並散生鳥巢狀腺體;小苞片2,初合生,後一側開裂似佛焰苞狀;花萼退化僅存一邊圈;花冠淡紫色或近白色,花心黃色,長5-8cm,裂片擴展徑達7cm;雄蕊4,二強。蒴果長約3cm,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長喙,開裂時似烏鴉嘴。
生態環境:生於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
味辛;甘;性平
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主胃痛;跌打損傷;瘡癤;蛇咬傷
內服:煎湯,6-12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