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shān xióng dǎn
山熊膽爲中藥名,出自廣州部隊衛生部編著《常用中草藥手冊》。爲廣州部隊衛生部編著《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的膽木之別名[1]。
烏檀、山熊膽[2]
茜草科植物膽木Nauclea officinalis Pier. ex Pitard的枝幹及樹皮。分佈我國南部[2]。
苦,寒[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2]。
1.治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腸炎,痢疾,膽囊炎,乳腺炎,急性結膜炎。煎服:15~30g;或鮮品搗敷[2]。
2.煎水洗下肢潰瘍,腳癬,溼疹,皮炎[2]。
莖含哈爾滿、烏檀鹼(Naucleidinal)、烏檀費丁鹼(Naucleifidine)等生物鹼。還含奎諾酸、香草酸、β-谷甾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