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shén xiān yī kuài qì
青皮 陳皮 三棱(炒)香附(童便炒)莪術各30克 神曲 麥芽(炒)蘿蔔子(炒)白醜(取頭末)檳榔 鬱金 黃連各15克 枳實9克 百草霜 皁角各7.5克
上爲細末,麪糊爲丸,如綠豆大。
治諸氣食積及噎塞痞滿,胸脅刺痛,症瘕疝氣。
每服30丸,視疾之上下爲食之先後,熱酒薑湯送下。
《萬病回春》卷三
神仙一塊氣
川大黃(生)4兩,白牽牛(生)3錢,黑牽牛(生)3錢,巴豆(去皮)5錢。
氣血流滯,下元虛寒,尿不通,四肢腫滿,或疝氣攻衝,四肢腹肋刺痛。
每服1丸,空心薑湯或白湯送下。
上爲細末,麪糊爲丸。
巴豆、莪術、杏仁、川椒、胡椒、官桂、青皮、陳皮、大茴香、乾薑、良姜、川芎、牽牛各等分。
五積六聚,滯食滯水,心胸脹滿,倒飽嘈雜,嘔吐酸水,氣悶不通,胃脘疼痛。
每服1丸,用紅棗1枚(去核),將藥入內包裹,臨臥時嚼爛服之,不用引送。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