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俞虛痰·腎陽虛證

瘡瘍 中醫證名 腎俞虛痰 中醫學 流痰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n shù xū tán ·shèn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參考

spinal tuberculosis in Shenshu with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腎俞虛痰·腎陽虛證(spinal tuberculosis in Shenshu with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腎陽虛,以起病不顯,發展緩慢,自覺畏寒,肢冷,腰膝痠痛活動乏力,彎腰受限,膿腫按之濡軟,不紅不熱,潰後膿液清稀,瘡口久不收斂,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爲常見症的腎俞虛痰證候[1]

4 關於腎俞虛痰

腎俞虛痰(spinal tuberculosis in Shenshu)爲病證名[2]。見《瘍科心得集》卷中[2]。是指發生腎俞穴處的流痰[2]。常繼發於龜背痰(胸腰椎結核)之後[2]。起於腰部腎俞穴,色白漫腫而硬,酸脹不舒,日久疼痛潰膿,呈清稀或夾有敗絮狀物,不易收口[2]

瘍科心得集》卷中,以“辨附骨疽附骨痰腎俞虛痰論”爲題,論述了發於大腿部之寒性膿瘍。“又大人亦有之,男則系房勞不禁,色慾過度,腎水乾涸而生,女則由真陰不足,經枯血閉而發。起時腰痛足軟,腿膝酸楚,漸漸腿股腫脹,又名股陰疽,久則成膿,或腰間腎俞穴腫硬,色白即名腎俞虛痰。二證潰膿後,皆不能收功。”

腎俞虛痰相當於西醫的胸腰椎結核併發寒性膿瘍[2]

詳見腎俞虛痰條。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34.

古籍中的腎俞虛痰·腎陽虛證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