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食調控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 shí tiáo kòng de xìn hào

2 註解

攝食調控大致可分爲短期及長期的控制系統短期指的是一天之內所發生攝食調控腦幹部位神經細胞上面的化學接受器可接收從肝臟消化道及胰臟所釋放的信號,並偵測到血液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的濃度,將這些信號轉給下視丘去判讀。消化器官如胃,也具有應力接受器可感知胃內食物的多寡,而釋放出信號並傳給腦部。

當胃內空空如也,或是當腦部偵測到血中葡萄糖濃度很低時,通常會發出飢餓的神經信號,例如胃會分泌飢餓信號 ghrelin,受到刺激的下視丘也會分泌出飢餓訊號 orexin,orexin 會刺激飢餓中樞而引起進食,因此,ghrelin 及 orexin 都是屬於短期控制系統裏面的飢餓信號

長期控制系統指的是腦部能偵測出身體熱量儲存量(即體脂肪)的多寡,並根據這個信號對短期的攝食量做出調控。我們體內的體脂肪組織會分泌飽食信號 leptin,腦部便可根據偵測到血中 leptin 濃度的高低,而感知體脂肪組織的增減,再進而調控攝食量。因此,leptin 是屬於長期控制系統裏面的飽食信號

近年來,醫學研究進展神速,陸續發現身體裏面越來越多的飽食與飢餓的調控信號,光是神經胜肽類的調控信號就超過二十個,例如發出飽食信號的瘦素(leptin)、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蛙皮素(bombesin)、胰島素(insulin)等,及發出飢餓信號的 orexin、ghrelin、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 Y, NPY)、galanin 等。而透過鼠類肥胖動物及人類肥胖症的研究,到目前爲止,在老鼠及人類身上,至少各發現五個表現異常的單基因肥胖發生有關。

由此可見,肥胖症發生基因遺傳也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上,據估計 70% 的肥胖症都和遺傳有關。限於篇幅,本文將以屬於長期控制系統中的飽食信號 leptin 及短期控制系統中的飢餓信號 orexin 及 ghrelin,來簡單介紹這些信號的基因表現和發生肥胖之間的關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