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 中藥材 解毒 中醫學 中藥中毒 補火助陽 中藥學
shí liú huáng
sulfur[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sulfur grundum[朗道漢英字典]
石硫黃爲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即《吳普本草》記載的硫黃的別名[1]。
石硫黃[2]。
硫黃礦或含硫礦物冶煉而成的塊狀物[2]。產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四川、廣東、臺灣等地[2]。
酸,溫,有毒[2]。入腎、大腸經[2]。
解毒殺蟲,補火助陽[2]。
1.治疥癬,禿瘡,陰疽惡瘡,溼疹[2]。研末油調塗敷[2]。
2.治命門火衰,陽痿,腰痠膝冷,腎虛喘促,虛寒腹痛,瀉痢,便祕[2]。研末服:1.5~3g;或入丸劑[2]。應與豆腐同煮後用[2]。
3.煉丹家用爲丹藥[2]。《抱朴子內篇·金丹》:“以華池和丹,以曾青硫黃末覆之蔫之,內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本品內服中毒時,呼氣有硫化氫味,可出現嘔吐、吞嚥困難、頭痛、眩暈、腹痛、腹瀉甚至虛脫等症[2]。孕婦忌服[2]。畏朴硝、芒硝、元明粉[2]。
本品內服後變爲硫化物或硫化氫,刺激胃腸黏膜,蠕動增加,導致下瀉[2]。硫化物局部應用,有軟化表皮、溶解角質及殺死皮膚寄生蟲(疥)的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