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病證名
shí zhì wèi wǎn
retention of food in the stomach[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食滯胃脘指飲食不節,滯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現上腹脹痛、噯腐、嘔吐、厭食、舌苔厚膩、脈滑等症狀[1]。
參見傷食:
傷食泛指因飲食損傷脾胃所致的病症。因飲食不節,或脾虛不運所致。初起多見胸脘痞悶,噯氣腐臭,厭食,噁心嘔吐,泄瀉,苔膩等症。治宜健脾消食。一般取用建裏、梁門、足三裏、內庭等穴。針用瀉法。見《丹溪心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