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í zǐ tāng

2 處方

豬腎1對(去脂膜,四破。無則以羊腎代之)香豉 蔥白 粳米 當歸 芍藥各60克

3 功能主治

蓐勞。婦人產理不順,憂勞過度,虛羸喘乏,寒熱如瘧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絞刺。

4 用法用量

上爲銼散,分二劑。每一劑用水6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5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

6 三因》卷十八

6.1 組成

豬腎1對(去脂膜,四破,無則以羊腎代之),香豉2兩,蔥白2兩,粳米2兩,當歸2兩,芍藥2兩。

6.2 主治

蓐勞。婦人因產理不順,疲極筋力,憂勞心慮,致虛羸喘乏,寒熱如瘧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絞刺者。

6.3 用法用量

每1劑用水3升,煮取1小碗,去滓,分3服,任意服。

6.4 製備方法

上爲銼散,分2劑。

6.5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產後經血虧乏,邪乘虛襲,流佈經絡隧道,故腰痛寒熱不解,勢將必致蓐勞當歸養血以榮經絡白芍斂營以和血脈,香豉發越外邪蔥白通徹陽氣豬腎腎藏精血,粳米養胃津液也。水煎溫服,使血脈內充,則外邪自解而經絡融和,何有腰痛寒熱之患,其蓐勞可冀免乎。

7 明醫指掌》卷九

7.1 組成

豬腎1對(去脂膜,用竹刀切作4片),香蕈2兩,蔥白頭2兩,白芍藥2兩。

7.2 主治

蓐勞產後虛羸寒熱自汗氣促

7.3 用法用量

分2帖。每用水3升,煮1升半,勻3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