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起自手背第2掌骨遠端1/3的橈側,向近端尺側延長,經過尺骨頭繞至前臂掌側,再沿橈側緣向近端延伸,止於前臂中下1/3處(圖12.24.6.1-4)。
10.2 2.顯露及鬆解軟組織
沿切口線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將皮瓣適當向兩側遊離,廣泛切開增厚的深筋膜。首先於掌側找到正中神經,並充分遊離後,予以保護。由於存在神經血管的變異,正中神經可能位於掌長肌和屈指淺肌深面,亦可能在其淺麪筋膜下走行,並往往分成兩個粗大的終末支,其橈側支代替缺如的橈神經,於肱橈肌的深面走行。因此,應仔細操作,銳性分離其周圍的纖維組織,切勿損傷正中神經。值得強調的是,徹底切開鬆解橈側深筋膜和外側肌間隔的纖維組織,是本手術的關鍵性步驟之一(圖12.24.6.1-5)。
在切口尺側緣,分離尺側腕伸肌和腕屈肌,並將這兩個肌腱從其止點處切斷,並向近端稍加遊離,以顯露尺骨頭和腕關節囊(圖12.24.6.1-6A、B)。
10.3 3.尺腕關節重建
於切口的背側,做骨膜外分離顯露尺骨頭和腕骨。尺骨頭表面有增厚的關節囊覆蓋,將其從尺骨遠端附着處切開並剝離,顯露尺骨頭和近排腕骨,保留此關節囊在腕骨尺側及背側的附着點。繼之,在與第3掌骨相對應的近排腕骨處,即相當於月骨部位,用骨刀切除部分近排腕骨,形成一個骨槽,其寬度和深度均與尺骨頭直徑相同。再將尺骨莖突切除,並把尺骨頭放置在此腕骨槽內,使手旋前30°左右,用一枚克氏針通過第3掌骨、腕骨和尺骨遠端1/3的骨髓腔內固定,然後,把關節囊拉緊縫合到尺骨背側遠端的骨孔上,建立骨性附着點,並將尺側腕伸肌和腕屈肌前置,縫合固定在第5掌骨橈背側預製的骨孔內(圖12.24.6.1-7)。
10.4 4.閉合切口
若病兒有明顯的尺骨彎曲畸形,可同時進行尺骨中下1/3截骨術,採用2枚克氏針或鋼板固定,然後放鬆止血帶,徹底止血,並分層縫合切口。
11 術中注意要點
1.避免神經和血管神經損傷。由於先天性橈骨缺如往往有橈側軟組織、血管神經發育異常,特別是橈神經缺如,正中神經增粗且有分支代替橈神經的畸形分佈,致使正中神經有弓弦狀牽拉作用。因此在鬆解橈側深筋膜時,應仔細辨別,切勿誤傷。此外在遊離尺側腕伸、屈肌時,首先要保護尺動靜脈和神經。有時尺動脈是手部供血的惟一血管,一旦損傷,將產生嚴重後果。
2.注意保護尺骨遠端骺板,尤其在剝離腕關節囊和切除尺骨莖突時,應格外小心,並避免使用骨刀進行上述操作。
3.切除部分近排腕骨形成一個容納尺骨頭的骨槽,是本手術的關鍵性步驟。對年幼兒童,切除月骨後形成的骨槽,即可能足以容納尺骨頭。而年長兒童尺骨遠端較大,需要切除部分頭狀骨和三角骨,才能形成其寬度和深度與尺骨頭冠狀面直徑相等的骨槽,但注意保留骨槽橈側緣的骨性結構,防止術後發生橈側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