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腸止瀉 補脾溫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sì wéi sǎn
四維散爲方劑名,出自《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1]。
人蔘一兩,制附子、炒乾薑各二錢,炙甘草一至二錢,烏梅肉五分至一錢[1]。
人蔘30克 制附子6克 乾薑(炒黃)6克 炙甘草3~6克 烏梅肉1.5~3克
上藥爲末,加水拌溼,蒸後烘乾研勻[1]。
上爲末和勻,用水拌溼,蒸一飯頃,取起烘乾,再爲末。
功能溫補脾腎,澀腸止瀉[1]。治脾腎虛寒,滑脫至甚,或泄利不能止,或氣虛下陷,二陰血脫不能禁者[1]。
每服一至二錢,溫水調下[1]。
每服3~6克,溫湯調下。
《景嶽全書·新方八陣》卷五十一方